br/>
旁边司礼监的太监飞快的记录,呈文纸上传出轻微的声响。
“弹劾之文发出第二日,勤王军各部奋勇当先,一战横扫敌氛,乃入边以来最大胜绩,乃朝廷权威震慑,军前正法恇怯之辈,不但不会折损士气,反而是赏罚分明,将士才有奋战之心,原本是鞭策众将的良机,岂知他二人以兵哗为由,竟置朝命于不顾,公然庇护庸碌武人。”薛国观微微抬头,声音洪亮的道,“臣以为刘光祚此事不在于一武将正法与否,反是首辅瞬参瞬护全无定见,前后不一自相矛盾,并擅自抗命,纲纪荡然无存!从此之后各营将官谁再服从朝廷权威,朝廷根本岂容动摇,臣请将首辅下科道论处!”
崇祯的目光转向杨嗣昌,“司马以为如何?”
杨嗣昌脑中急转片刻,把首辅下科道议处,这首辅就是戴罪之身,出结论之前刘宇亮就不能再继续担任首辅,连视师也不能了,皇帝的态度很可能同意。
刘宇亮前景已经十分堪忧,内阁很可能被薛国观掌控,而他需要薛国观在奏功和其他事情上支持。
杨嗣昌吸一口气,“朝廷纲纪不容冒犯,臣赞同下科道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