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小兵轶事 (2/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整盘羊肉串一小会就被这俩小兵一会儿吃完,然后又几大口喝完一碗水,打了个饱嗝,才算完事。

    汤皖搬来两张椅子,示意俩人坐着,没想到俩人说什么也不肯,直到没办法了,才眼神上下闪躲道:

    “俺们屁股脏,不敢弄脏椅子嘞!”

    汤皖把手往俩人肩膀上一拍,学着口音,笑道:

    “只管坐着,弄脏了不要赔钱嘞。”

    俩小兵还是不肯,直挺挺立着,就是不坐,汤皖随即佯装生气说道:

    “你俩要是还站着,就把刚才的羊肉吐出来,不吐就赔钱!”

    咋还能把吃进肚子的吐出来呢?何况俩小兵这辈子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过年也吃不上。

    一听说要吐出来,立马慌了神,那还管得了其他,一屁股牢牢坐在椅子上。

    看到俩小兵这样,众人都哭笑不得,好意有时候未必比羊肉来的恰如其分!

    太炎先生问道:

    “你们叫什么名字?”

    左边的小兵认真答道:

    “俺叫王大牛,他叫王四斤。”

    汤皖看到当王四斤名字被叫起的时候,下意识的头往下压了压帽檐,这才注意到他额头上有一道疤痕一直延伸到眉角,被帽檐遮挡了大部!

    太炎先生又问道:

    “今年多大了?”

    王大牛道:

    “俺18,他17。”

    这岁数本应该正是发育长个的时候,但王大牛和王四斤俩人,身子单薄,颧骨突出,个子也不高,显然是长时间营养不良所致。

    “老家哪里的?”

    王大牛道:

    “头儿说俺们老家在安徽,俺们又不知道安徽在哪?”

    汤皖一听口音疑似阜阳一带,立马问道:

    “可是安徽北方,阜阳?”

    俩人皆摇头,不知道阜阳在哪。

    汤皖又问道:

    “可记得你们村,镇,县叫什么?”

    没想到俩人异口同声道:

    “王家坝!”

    “你们老家门前是不是有一条大河经过?”汤皖又问道。

    说起门前大河,俩人抬了抬头,眸子里明亮多了,话多了起来,道:

    “俺们村前就有一条大河,可宽可长了。”

    一篇看过王家坝泄洪报道突然在汤皖脑海里显现,大得是没错了,这俩人还是自己老乡呢!

    于是亲切的对俩人说道:

    “你们老家门前的那条大河应该叫淮河,你们老家应该在安徽阜阳市阜南县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