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朝阳门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br/>
    那么现在何年何月?

    汤皖脑海里的历史课本上,一串数字突兀的显现出来——民国4年,也就是公元1915年。

    “还真的是民国!”

    汤皖小声嘀咕着,坐在长板凳上,努力的回想这一年发生的大事,结果只有寥寥数笔,余者皆无!

    待旁边那桌客人走后,汤皖立马起身拿起了报纸-《京报》,上面清楚的写着民国四年,首页便是梁任公先生发表的文章,疯狂的抨击即复辟帝制,无尽的嘲讽,连带着喷了一连串拥护帝制的人,场面相当壮观!

    汤皖惆怅许久,终于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朝阳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是繁华的沿街商铺,店铺外是满目的旗帜飞扬,里面的伙计不断的呼喊着南来北往的商客。

    一面打量,一面行走,旧时代的气息疯狂的从四面袭向汤皖的脑袋,古朴的首都在这一刻像是一个慈祥又落魄的老人,摸摸诉说着什么。落寞之后必将是繁华,但是繁华之后又必定是落寞。

    汤皖当然知道接下来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生活的老百姓要经历什么,但是他无计可施。

    九月的首都,天气还是稍显的有些闷热,走了一小会,汤皖便把外面的西装脱下来,搭在手腕上,这才发现手腕上戴着一块手表。

    这是一块金色的劳力士手表,专门为结婚买的,没想到婚没结成,这时候倒是派上了用处。汤皖走进一家门头颇为大气的当铺,坐在了专门为客人休息的椅子上,随即传来一声呼声:

    “这位先生,想必是遇到什么事儿了吧?”

    把西装搭在椅子边角上,汤皖站起身了,180的身高比眼前这位身着长褂的大叔高出一个头,道:

    “临时遇到点事,手头周转不开,这块手表乃是我从伦敦购买的。”

    说完便从手腕上脱下手表,递给大叔,然后便坐一旁,沉默不语。只见大叔拿出一个放大镜,把手表放在桌子上,反反复复的仔细端详,然后又叫了另一位老者前来,两人一起商讨。

    大约过了十分钟,只见那么老者微微鞠躬道:

    “先生您好,鄙人乃这间当铺老板,观先生之年轻,想必是刚从外国归来?”

    “是的,刚从英国归来,今日刚到北京。”

    “鄙人观这块手表,做工之精致,实乃罕见,不知先生是要卖还是只做抵押之用?”

    “卖又如何?抵押又如何?”

    “卖之则不悔,抵押犹可回。”

    “能卖多少?能抵押多少?”

    老者思虑片刻道:

    “卖作价60大洋,抵押作价30大洋,月息四厘,待息满于价,则物不可取!”

    汤皖想了又想,也不知道60大洋相当于多少钱,便问道:

    “敢问您店里伙计月薪多少?”

    “掌柜月薪10个大洋,普通5个”

    见老板这么说,汤皖大概明白了,相当于21世界,普通员工一年的工资收入,高级白领半年的收入。这块表当时花了差不多10多万,以民国的物价来算,也差不了多少。但是谁嫌钱多呀,思索片刻之后,佯装愤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