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人。”
迅哥儿便劝解道:“皖之,我知你意思,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一个留法学生需要400大洋。”
汤皖当然知道迅哥儿的意思,无非是钱不够用,再说留法班每年都招,又不是只办一期,长此以往下去,需要的钱那是一笔天文数字。
“是啊,皖之,一步一步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李石曾先生也劝解道。
“一个学生400大洋,还不包括学校里的日常等。唉.......”钱玄无力道。
而汤皖想的是,既然留法这个热潮已经开始有了热度,就要持续的让热度攀升,能多送一个年轻人出去,就多动送一个。
汤皖还想到,不单单要送去珐国,还要送去瑛国,霉国等世界上的先进国家,出去多看看总是没错的。
有人曾说过,困难都是克服的,无非是钱不够呗,那就想办法赚钱,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国内的年轻人走出去。
汤皖粗略估计了账上的余钱,想着目前招收三个班肯定是够的,还剩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想办法赚钱,时间绰绰有余。
“就按三个班来招,钱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汤皖敲定,端起茶一饮而尽,起身后目光,从迅哥儿,钱玄,李石曾先生以及黄揽身上,一一停留,想着得要说一些话,打打气,画画大饼。
“诸位,留法工程,利国利民,全然系于你我之手,不可不慎重。”
却是话锋一转,高亢道:
“但国立维弱至如此,亦不可不用猛力,当前的国家大事我们管不了,但我们就仅此不作为了吗?”
“我认为我们要着眼于未来,长远的不说,把目光放到10年之后,定下一个目标,留法工程就是要培养十年后的国家接班人。”
“我们现在送出去的年轻人,大多十七八,十年以后,他们就是二十七八,正值年轻力壮,豪情万丈之时,届时这个国家会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再把目光放远一点,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四十年后,届时这个国家会不会就换了个新面貌呢?”
这一番话,还是有一些作用的,而且说的也都是有理有据,也不是那种空谈,至少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了。
“干了!”钱玄拍着桌子就应和道:“不就是钱不够么,一起想办法,活人还能给尿憋死吗?”
汤皖又言:
“我们的留法工程,不要局限于珐国一隅,要把目光放到全世界先进国家,放于世界,再归于国家。”
汤皖所描述的,正是李石曾先生心中所畅想的,但是实际实施起来,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单就一个布里村留法预备学校,李石曾先生就为此准备了将近10年的时间。
可即便如此,李石曾深知汤皖的描述有可能永远只存在于纸上,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也心甘情愿为此付出一切努力,当即表态道:
“我同意,但.......”
李石曾先生不想扫了兴,所以丧气的话到了嘴边,终究是生生吞下了,只艮着脖子,执拗的目光,诉说着内心的坚决。
“先生,可是怕想的太多,实现的太少?”汤皖察觉到了,抿嘴而笑道:
“诸位,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nbs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