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民国打酱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九十六章、定稿十月大事件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学生身上蓬勃的朝气,使得汤皖备受感动,饭毕,辞别之时,汤皖对李玉林说道:

    “2天后,我在巴黎高等政治学校还要作一场演讲,关于皒国局势的专题演讲,让他们有兴趣的可以来听听。”

    “等演讲结束,还是在这里,像今天这样,我请所有人吃大餐!”

    这次演讲是有许多干货的,绝不是瞎几把吹牛的那种,留学生们思想开放,脑子灵活,若是能从中嗅到一些味道,绝对大有收益。

    不过,李玉林却是想到,先生特意嘱咐的,一定是重要的演讲,想必听后定是会有所收益,于是欣然答道:

    “请先生放心,我定会一一通知到位。”

    回到了酒店,汤皖正式开始准备写演讲稿,这玩意不能写的太细,但是粗略的写又不合适,倒是好一阵纠结。

    那就只能用细致的春秋笔法来写了,汤皖感到无奈,和谐神兽,实在太可爱了。

    任何一件大事的发生,都是有其历史缘由的,若是分析皒国十月大事件,就得从古罗斯地区形成统一说起。

    沙俄的前身是莫斯科大公国,同时期古罗斯地区有上百个封建小国,莫斯科大公国每灭掉一个小国,就把土地分封给征战的贵族。

    这些贵族把当地的自由民众圈禁起来,只为自己服务,由此形成了农奴制,而贵族得到了好处,便忠诚于莫斯科大公国。

    渐渐的,莫斯科大公国接二连三的圈地,成功的把周边上百个封建小国吞并,统一了古罗斯地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莫斯科大公国。

    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败,君士坦丁堡陷落,在1495年,伊凡四世号称继承罗马,登基为凯撒(沙俄的俄语音译),建立了第三罗马沙皇皒国。(此处文献太多,推荐《拜占庭帝国》一书,可以了解。)

    后经过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等许多牛逼的人物领导之后,把这种圈地行为发挥到极致,吞并了整个西伯利亚,最远的甚至到达了北美。

    19世纪,西方国家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沙俄的还是一个封闭的农奴制国家,农奴们过着苦不堪言的生活,势必要反抗的。

    同时,农奴制度下,贵族们圈地圈人,农奴穷困潦倒,没有购买力,而且贵族圈人行为,导致自由民众极少,无法推动皒国工业化。

    因此,要想跟上同时期西方已经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皒国就必须也要作出改革,为此,皒国内部形成了两个派别。

    斯拉夫派认为皒国应该走自己的特色发展道路,发展皒国农村公社,保留农村公社和地主的土地。

    然后废除农奴制,使地主和农民可以和平共处,农村就会安定下来,不再发生反对沙俄统治的情况。

    自由派认为皒国应该走西方的道路,不过需要徐徐图之,一点一点消除农奴制,最后实现君主立宪。

    再往后,自由派内部又一分为二,其一为原有的自由派,主张不变;

    其二是革命民主派,想法非常激进,主张推翻沙俄专制,废除奴隶制并且为此不断开始搞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沙俄国内,搞事情越来越频繁,内部矛盾被激化,在得不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沙俄决定发动一场外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

    于是,在1853年,沙俄把土耳其猛锤了一顿,但是土耳其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处于三个大洲交界出。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