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下来的这一课——对日关系,汤皖是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和耐心,用超强记忆,把自己曾经接触的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都重新过滤了一遍,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再编入教案。
因为学生事先便知道了,汤皖这一节课会讲到对日关系,因此课堂上突然多了些许不知名人士慕名前来,倒是出乎了汤皖的意料。
当汤皖站在讲台上,看着教室里站满了前来听课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北大同事,社会上的人,其中竟然还夹杂着几个白皮肤,黄头发的老外。
讲台上摊开教案,向左横移一步,面向学生行礼,来听课的人也同样遵守这一礼仪,即使是老外也不例外。
汤皖先是稳定了心态,然后问向学生道:
“上节课,交给你们的课后作业,完成的怎么样?”
便看到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汤皖点到其中的一位,只见这位学生拿出一个厚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写了许多字。
“先生,我依照上一节课的分析手法,回去后搜集了一些资料,这是我的课后作业,请先生查阅。”
汤皖走上前去,接过作业本,认真的从头看到尾,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位学生确实用心了,各个方面依次归纳好,如果要是有足够的数据支撑,就完美了。
“很好!”然后示意坐下,走到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对日关系”四个大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开始讲解两国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某本这个国家!”
汤皖站走到黑板前,在上面写下来几个大字:等级制度。然后愕然回首问道:
“诸位有了解某本这个国家的么?”
学生们大多是通过一些书籍和报纸上的报道了解,很粗浅。一些在某日留过学的人则是提到几个点:礼貌;负责,傲慢,极端。
汤皖把这些都写在黑板上,然后用手压了一下有些吵闹的课堂,道:
“你们刚说的,我写下来了,接下来我就把我的一些观察分享给你们!”
“我在某本生活时,发现他们的社会等级很严格,他们的等级观念,在东亚所有的国家里,是最强的。在某本,要遵从皇权,要无条件的服从天皇,向天皇效忠是每个国民的义务。他们的孩子一出世便要开始接受,等级制度的教育,拥护天皇,听从父母。”
“据我考察,便是因为当初某本在引进我国古代的文化和官僚制度时,刻意的去除了科举制度,使得他们没有人才向上流动的渠道,但也恰恰因为这,造成了某本的社会极其的稳定。”
“之所以要这么做,便是因为某本乃岛国,地域狭小,耕地少,但是人口多。某些特权人士是为了巩固自己享受的特软不受威胁,还有就是避免因为内战而导致资源消耗。从某种意义来说,严格的等级制度有益于,某本的民族和平和在狭小空间内的生存。”
说完这一点,汤皖歇了歇,等了等学生记笔记后,便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感恩与受恩。
“某本从中国引进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系,又刻意的去除了忠君爱国思想,便是因为中国的忠君爱国是有条件的,则是君王要施仁政,爱戴百姓,那么百姓就拥护君王,因此君王的义务与权利是并驾齐驱的。”
“而某本则不是,他们的百姓要无条件的感恩天皇,这种感恩是单方面的,是义务,更像是债务。再经过等级制度的加持后,从感恩天皇,演变成感恩上级,感恩父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