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敌军突袭死守泾州...) (4/5)
bsp; 窦鸿疾步而行,恰巧遇到一边披上外衣一边跑出来的赵白鱼。
赵白鱼:“可去城门看过?能不能安排百姓从其他城门撤出?夏军多少兵马?怎么会突然冒出来?周围驻军点都没发现吗?”
窦鸿:“下官刚从城门口回来,兵临城下,来不及撤退,也不知其他城门口是否有敌军拦截。前头是三千骑兵,看甲胄和战马应该就是原本在天都寨附近一带堡垒群出没的铁鹞子。对方有两架投石机和充足弹.药,不似以往用的是泥弹,而是□□和毒气.弹。那毒气.弹前所未闻,且毒性剧烈,千奇百怪,下官怀疑是南疆人所制。目前看着只有三千兵马,许是借攻打镇戎吸引各地驻军注意力,悄悄绕过其他防守薄弱的地方抵达泾州。因前面夏国大军压境,泾州附近的屯兵点都前去支援,防守极其薄弱,扛不住铁蹄蹂.躏。”
他忧心忡忡道:“城内算来也有将近四万的兵马,对付大夏最强的三千骑兵却是绰绰有余,可对方拿出的攻城武器威力非凡,却不敢擅开城门迎战。”
赵白鱼:“像是有备而来,也是图穷匕见,看来桑良玉的目的是泾州。”他脑子运转,飞快思索:“精兵聚于此,迫不及待攻城,还拿出从前没有的攻城武器……恐怕还有夏兵分股而来!即刻动员城内所有将士及百姓,敌军突袭,死守泾州!”
他心跳如擂鼓,浮现一个不可思议且疯狂的猜测,桑良玉大张旗鼓摆这一出的目的是什么?
和突厥、南疆合作,举国之力,做出一系列虚虚实实的动作入侵西北,围攻泾州,最终能得到什么?
短时间能在泾原路占据上风,一旦西北诸路将领反应过来,大景三四十万屯兵自四面八方包抄而来,绝对能歼灭大夏所有兵马。
大景的确损失惨重,但大夏必定亡国。
这席卷西北的阵仗也不像只是来掠夺一番便迅速撤退——
“桑良玉是个疯子,疯子的思维不能以常理揣度。桑良玉千里迢迢,背井离乡,背负叛国骂名,兢兢业业为大夏筹谋,但是大夏上至君臣下至百姓并不记他的好,反而处处提防……桑良玉恨大景毫无疑问,当年投靠夏国便迫不及待策划几场战争力挫大景,之后所有政治手段,与其说是心向大夏朝廷,不如说还是针对大景。”
赵白鱼低声呢喃:“他还是怨恨大景,怨恨当年元丰帝因私情而断他前途,害他孤身漂泊异国,而现在大夏背叛了他……桑良玉这等自负之人必然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他篡位,青史留骂名,只会怪大夏皇帝和朝臣,所以篡位后大肆斩杀反对的贵族,肆意发泄报复过后,下一个就是大景。”
“如果他察觉到大通钱庄、兵工厂的问题,追查到部分线索出自大景泾州……”
大夏物资匮乏,国内动荡、民怨沸腾,此时与邻国和谈邦交并不是首选,发动短期战争既能转移矛盾还能劫掠边境城镇资源填补财政不足,迅速撤退再行求和之事便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前提是桑良玉夺位名正言顺,可他得位不正,国内还有拓跋明珠和不服他的贵族的威胁,在这节点发动大规模战争总让我觉得他像是准备拖着一个国家随时送死,死前留给大景君臣一个惨痛的教训。”
太疯狂了。
如果没猜错,桑良玉更疯。
“泾州城绝不能破。”
一旦城破,以他此刻揣度的桑良玉的思路,对方很大可能会屠城。
“待夜色降临便令士兵分成数个小队分别从各个城门出发去环庆、原州搬援兵。威力巨大的攻城武器如毒.气弹、燃烧.弹此类一般不易制作,数量有限,不会长时间攻击,但令守城将士保存体力,等他们换云车、攻城车等器械再还击。尤其城内水源、粮仓,务必令人小心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