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求生倒计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七章(好戏开锣你家五郎我得唱) (1/6)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氏娘家是扬州当地大儒,不说桃李满天下,但扬州府六成学子师从谢氏子弟,因此官商两道都吃得开,当地宗族、地头蛇和百姓颇为尊重谢氏一族,没谁犯傻去得罪谢氏。

    扬州繁华,灾民逃难首选,但知府害怕麻烦就提前命人堵在官道上拦下灾民,驱赶至其他县譬如江阳县,实在赶不走的灾民便只能捏着鼻子在城外一处平原地带设立安置区。

    赵钰铮一到扬州就住在谢家,找人打听灾民情况,得知扬州知府萧问策驱赶灾民一事,深为愤怒,亲自去灾民安置区询问情况,准备将此事记下,等回京都便告诉他父亲,由赵宰执参萧问策一本。

    看完灾民惨状,赵钰铮决定开仓赈灾。

    粥铺就在灾民区官府赈灾粥铺的对面,说实话,要不是他外家是本地大儒,父亲又是当朝一品,萧问策早就砸了赵钰铮开的粥铺。

    在官府赈灾点开一个米粥更黏稠的粥铺,不是明晃晃打他脸吗?

    可惜赵钰铮背景雄厚,萧问策脸面挨了打还得赔笑,赵钰铮心里不屑萧问策这等蝇营狗苟之人,但也不会直接撕破脸皮。

    他很快就请外祖父出面召集扬州富商筹集善款,同时写信给太子,从他那儿求来一个恩典,说是本地富商赈灾款捐最多的人,明年淮南皇商的位置由他来坐。

    本地富商闻风而动,无不蜂拥而至。

    短短半个月时间便筹集将近七十万两赈灾款,此时赵钰铮出面作为善款筹集活动的代表,将将近百万两善款尽数捐给扬州府。

    萧问策一听高兴坏了,之前对赵钰铮打他脸的满腹牢骚顿时化作欣赏,亲笔书信,满纸夸赞,在本次天灾表彰奏报里,赵钰铮的名字放在最前排,尤为突出显眼。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太子大笔一挥,赵钰铮的名次再往前跳几行,就成淮南天灾贡献最杰出的大善人之一,明年考校科考学子私德品行,便是一大加分点。

    江阳县传来时疫泛滥的消息,扬州城外的灾民区也爆发一场规模不大的时疫。

    赵三郎和谢家人不同意赵钰铮再去灾民区,赵钰铮反对无效,被带去后院亲眼目睹身患时疫的家仆的惨状,吓得脸色发白,不敢再任性。

    当时扬州城内人人自危,赵钰铮足不出户,反倒是赵三郎天天在外帮忙运送药材,维持灾民区的治安。

    没过几天,赵钰铮就在谢家花园听婢女们讨论时疫被解决一事。

    她们说钦差当机立断,带兵拿下渎职的江阳县县令,召集全城大夫、太医官和灾民们勠力同心,研究出治疗时疫的新千金方,之后令淮南的官安排米粮水、药材和银子,随机分配江阳县大夫到淮南各地治疗时疫,救了淮南万千灾民。

    她们说:“新来的钦差大人是清官,淮南百姓间都传遍了。听闻他慧眼如炬,法场一眼瞧出邓汶安是被冤枉的,彼时还是七品小官。一介七品小官不惧权威,把这事儿捅到陛下那里,这才有钦差下扬州来了。”

    “何止啊!要不是钦差应机立断,不知道还得冤死多少人……知道不?咱们扬州知府也被叫去江阳县。我看呐,知府把灾民赶出城的事儿瞒不过钦差,迟早被清算。”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