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之所以放心大胆的休整,时因为参谋部大部分军官都认为明军会死守徐州。因为自古徐州就是战略要地。明军如果放弃徐州的话,就等于打开了山东的大门。而占领山东的话,刘昊嘉就可以直接饮马黄河,剑锋直指京师!所以想来朝廷里的人也不会有人愿意放弃徐州。一旦让刘昊嘉进入山东,那就等于大明亡了一半!
这些军官们做出这个判断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朝廷大军在淮安失败,那么就不能在淮安再待下去,必须得换一个新战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淮安失败了,现在淮安这里已经成了战败之地,已经不利于士兵修养士气,所以他们必须得换一个新战场才能让士兵们打起精神来,毕竟没有人愿意在战败的地方作战。
而且随后刘昊嘉派出的侦察部队佐证了参谋部的消息。侦察的部队在徐州的外围遭遇到了大批边军骑兵的围堵,根本无法靠近徐州。所以这更坚定了军官们的判断。
其实不仅是大部分军官们这么判断,就连刘昊嘉本人也是这么断定的。他不相信那些优柔寡断的文官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其实在他看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应该将朝廷大军撤过黄河去,依托黄河或许能拖过一年。
不过既然大家做出了判断,他还是听从了参谋部的意见。当然,参谋部也做出了多种判断,并列出了应对方式。刘昊嘉看过之后就签字确认。
随后他就派出还有战斗力的队伍沿着运河两岸逐步清扫,扩大占领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运河不受到袭扰。因为运河现在已经成了他补给的大动脉,绝对容不得半点马虎!
同时他还派出了大批的前出部队向徐州城挺进,做站前侦查。不看到徐州的城墙,还真是让他有点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