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等到夜幕降临,队伍才重新出发。
就这样夜晚赶路,白天休息,左重等人行进了两天,于第三天凌晨赶到了托布鲁克东部三十公里的一个山谷附近。
托布鲁克港口是北非海岸线中少有的深水良港,可停泊大型船只,是德军地中海补给线的核心节点。
来自意大利、希腊的燃料、弹药、兵员,全部通过托布鲁克输送到阿拉曼前线,关键性不言而喻。
所以越是靠近托布鲁克,德军的巡逻就越发频繁,左重果断停止前进。
黎明时分,左重带人爬到制高点,举起蒙着细纱布的望远镜看向托布鲁克方向。
500码外,一条向西连接港口,向东延伸至阿拉曼前线的沙漠公路横亘在大漠中央。
看着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载具,左重轻声念出载具种类以及其它信息,负责配合的小特务掏出监视日志开始记录。
【日期:1942年xx月xx日】
【地点:xxx】
【晴朗,东南风3级,能见度5公里,地表温度38°c】
【发现运输车队,领头车辆为fz. 234/2美洲豹装甲车,搭载50毫米长管主炮,车体编号wh-743,车顶有天线,疑似无线电指挥车】
【欧宝blitz 3.6-36型卡车6辆,帆布遮盖货厢,轮胎磨损严重,推测货物为弹药或燃油】
【fz. 251半履带车2辆,配备mg34机枪,每车载8-10名步兵,佩戴非洲军团棕榈纹袖章】
【人员估算:卡车司机及押运兵约12人,步兵约20人,装备kar98k步枪,无重武器】
记下了车队的相关情报,小特务笔尖一顿,又在后面加了两句。
【车队时速约25公里,未悬挂防空识别布,推测为夜间隐蔽行军后的日间补位】
【两辆卡车引擎盖敞开,可能有机械故障,但未停车维修,德军后勤压力显著】
身为情报人员,不止要记录看到的一切,还要对现有情报进行分析。
运输车队过去,紧随其后的是一支装甲部队,左重和小特务屏住呼吸,加快了通报和记录速度。
【三号战车3辆,装有短管50mm火炮,车体涂装沙黄条纹迷彩,编号分别为r-02、r-05、r-11,推测隶属于第21装甲师】
【四号战车2辆,长管75mm火炮型,编号s-33、s-37,炮塔侧板焊接附加装甲,6磅炮或许无法击穿】
【88mm flak 36高射炮一门,由半履带车拖拽,未展开战斗状态】
备注:【四号战车炮管清洁布未拆除,近期应无交战计划】
接下来的三天,国府和英国侦察人员轮流监视公路,初步摸清了德军的投送能力和频率。
第四天深夜,侦察人员从山谷撤退,沿着公路跟踪德国人,查找更多补给线路。
于是,监视日志上又多了几条记录。
【坐标xxx,目标路段:砾石硬质公路,两侧有风化岩丘,德军在此设立临时路标—油桶涂白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