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森笑笑,也带着赵碧莲离开了赵府。
五天后,杭州海港布告栏处,贴出了新的告示。
主要是针对色目人的,但用的是汉字。
然后一大群的色目人船长和水手围了上来,看着大量的方块字,满脸抓瞎。
很多色目人船长懂说宋话,可不认识字啊。
就算认识几个字的,也根本看不懂这吕惠卿拟稿,官方行文的句子。
然后就有船长小跑上来,挡在贴公文的两个捕役之前,低头弯身谄笑,用不太标准的宋话道:“两位小哥,能不能和我们说说这新告示上说的什么内容。”
“我们两人也不识字。”两个捕役昂头挺胸,带着高傲,也带着些不耐烦说道:“你们想弄明白,不如去请个先生过来帮忙解释啊。”
说罢两人就走了。
然后一群色目人船长,便想着让那些有资格进入杭州城里的同行帮忙请个先生出来。
结果请来请去,那些穷酸书生一听说要帮色目人解读告示,顿时就没有了兴趣。
他们甚至还指天划地说:“某就算是饿死,也决不与色目蛮子为伍,被人知道了,丢脸面。”
结果找来找去,倒是找到了个愿意给他们解读公告的穷书生,只是这穷书生要价极高。
十两银子!
不就是帮解读个公告嘛,居然要十两银子,真是抢钱。
结果这书生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被其它人知道我与你们解读告示,不知道得如何看待我。莫非我高某人的面子,还不值十两银子?”
没办法,这些船长只得一起凑了十两银送过去。
其实船长们都有钱,十两银子只是毛毛雨,但色目商人吝啬的天性使得他们感觉到肉痛,便联合起来凑银子给穷书生送去。
穷书生高某一脸不太情愿地解读,不过他这人还算实诚,收钱办实事,解释了公文中的所有条例,有问必答。
这些色目船长们越听眼越高。
其实色目人中,也还是有些许人能读得懂公文的,只是他们不声张,早早便去‘排队’了。
像艾莉婕也是其中之一。
她走到杭州港口入杭州的城门前,对着那里的士兵说道:“两位朋友,我想入教司坊。”
这两个士兵正在给其它抢先过来的色目人做文书签印,听到这话,都扭过头来,然后一见之下,先是惊艳,随后便是淡然。
“这女子长得倒是挺好看的,可惜是色目人。”有个士兵摇头。
另一个士兵问道:“你确认要进教司坊?吕知州说了,夷女入教司坊,学我华夏礼仪,明我华夏风骨,慰我大宋子弟,一两年后可出坊,获户籍,随意婚配。”
北宋的教司坊和明朝一样,都是罪官家眷充为伎者居所,然而北宋几乎不会执行这种规定。
北宋压制文人压得凶,但罪官家眷都是外放京东京西两路的。
说白了就是汴梁城左右不远的地方,免去劳顿之苦,而且也不会将其为伎,只是名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