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总得来说,以现时的生产力而言,北宋前中期的人文环境还是算不错的。
后期实在是土地兼并太过于严重了,这才有了一小波一小波的农民起义。
现在北宋的情况还好,如果搞起事,真糜烂了几个省,特别还是以南往北打,届时几大粮区都成了战火区,农物欠收,势必会造成大饥荒。
难得的平和年代,估计就没有了。
况且真要让大宋乱起来,那也得是陆森他搞的,那是他计划的一环。
没错……他就是这么双标。
北宋真要乱,那也是我陆某人的关系,别人不能乱来。
也就是抱着这样的思想,陆森有时间便会一遍遍地审视自己的计划,有了什么问题及时找出来,并且随时修正。
他不相信一个大略的计划,只要起个头,便能自己如期运行下去。
人类,人类的社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人类的社会发展是螺旋上升的,时不时会有整个生产力倒退的情况发生。
所以陆森从不放松自己对计划的监控程度。
不过目前而言,因为也只起了个开头,所以事情还在他的掌握之内。
这天他在碧天阁中,与张员外谈了接下来巨人稻的兑换问题,比如说稻种只能发到自己宋人手中,外族一粒种子都不要想。
这世界,张员外自然答应下来。
他觉得陆真人这决定没有毛病。
这个时期,只有宋人算是人,其它的都只是‘夷’罢了。
把事情谈好后,陆森离开了碧天阁,在街上走走转转呢,来到城门口附近,正要想着找个少人的地方,放出飞行器回洞府,眼睛扫过前方,却突然停了下来,有些吃惊。
他的对面站着三个人,几个穿着皂色捕快服的官差,正押着一个落魄的青年书生走在大街左侧。
一看就是被流放的官员。
但这人陆森很熟悉,之前的平章事,现在的阶下囚,王安石。
而王安石也看到了陆森,露出一脸震惊的表情。
一柱香后,陆森和王安石坐在酒馆的包厢中,而官差等人则在堂中围着大圆桌子好吃好喝的。
而王安石正狼吞虎咽着陆森给的果子。
很快便吃完了,随到他睁眼休息了会,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起来。
“多谢陆真人。”王安石弯曲的背脊再一次直了起来,双眼再次炯炯有神:“你救了我半条命。”
刚才的王安石,面容憔悴,气虚体弱,再这么下去,估计不到一个月就要苦苦劳累而亡。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包拯做事很死板,王安石被贬琼州,那自然是能走路,就绝不能坐车乘船,不能享受的。
王安石一介文弱书生,哪受过这等苦,从汴梁一路走到杭州来,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原本是要到广州上船的,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