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两个一等功,活的 (5/7)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走到哪里都被热情招待,美酒、佳肴,看似无害,其实喝酒一级棒的厂花作陪,歪心思不用起,主题就是灌酒,南易经历一次就怕了,后面是每逢酒局就亮出「进口」胃药(维生素c),推说医生不让喝酒。

    在忙碌之余,南易还一边关心不二药业北上摘桃子,既然是放小,对不景气的国企药业展开收购就成了可能。

    不二药业的第一个目标是川蜀雨城制药厂,这家制药厂是国内生产中药针剂最早的厂家之一,到去年底,这家老牌国企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全年产值只有1000多万元,利润仅2万元。

    不二药业的收购团队过去谈了半个月,1700万把它拿下,雨城制药厂的抬头不改,只改了下后缀,更名为雨城药业,业务也不改变,继续生产中药针剂,只是把牌子改成「不二」,进入不二药业搭建的销售渠道。

    拿下第一个目标,朝着第二个目标过去的时候,不二药业遇到了强劲对手,同样是出山摘桃子的九三药业。

    九三药业坐卧深甽,这几年发展得相当不错,九三品牌响彻国内,举目四顾,像它这样既有国企血统,又有资金、品牌和销售网络者,几乎没有几家。把企业交给九三,不但能救活企业,且没有贱卖国有资产的嫌疑。

    因此,九三药业每到一个省,一二把手都会出面接待,到了市县,更是能惊动五大班子集体迎送,各地媒体也是追踪报道,热烈捧场。

    相对的,不二药业的收购行为却是没有媒体问津,更没有大排场迎送,雨城的领导班子估计还有「贱卖」国有资产之担忧,巴不得把事情办得悄无声息。

    不过,观望了一段时间,南易和皇甫鸣都发现九三药业不仅仅只是对医药相关的企业下手,简直就是生冷不忌,食品、旅游饭店、制酒等等行业的企业都往口袋里装,俨然是冲着500强的目标去的。

    既然如此,这就好办了,南易让皇甫鸣飞过来,两人对照地图和国内的药企名录,筛选着适合收购的目标,等这一步的工作结束,皇甫鸣飞回椰城,找段文轩商量借牌子,即椰城借个药企的牌子给不二药业当跳板,用借的牌子之名义去收购其他药企,收购一家,产权明晰一家。

    而作为回报,不二药业收购的药企会把生产和销售隔离,把大部分的销售流水都留在椰城,另外再注册一家新公司,该公司持有不二药业5%的分红权,椰城市里持有该公司65%的股份。

    如此一来,椰城市里既能收取到不菲的地税,又能分润不二药业壮大之红利。

    椰城怎么说也是特区,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同时政策又比大陆先行一步,并且借牌子不算是多大的事,要担的责任不多,南易相信段文轩会答应。

    这般操作,稍有孟浪,但南易不想等更好的时机到来,他一是想掩耳盗铃,不与那帮真正侵吞国有资产之徒同流合污。

    二是药企的利润高,肩膀厚实,扛得住被收购企业的一系列负担,就算因为一些琐事在当地待不下去,跑路也容易,毕竟药企的固定资产较轻。

    即使不用跑路,工厂搬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大部分药企都处在城市未来式的好地段,即使地上的资产全亏,只要地皮在,收购就不会亏。

    三是抢时间争速度,在别人没琢磨过味来之前,先一步完成收购的举措,节约成本和不必要的竞争。

    皇甫鸣的借牌行动很成功,和椰城市里谈妥之后,他跑了一趟国名银行,没费多大的劲,从银行撸了一笔金额一亿、借期两年的贷款。

    不二药业的发展已经进入轨道,过了需要扶持的阶段,如非挽救大厦将倾,财务小组不会再对其注入资金,需要资金先从外面银行撸,不好撸再找自己的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