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召开,在大会上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会议上还有一个西方专家下了一个定论:我们国家养不活10亿人。
既然我们有缺口,那这里就存在着利益,国际上的四大粮商就把目光盯在了我们国家。
可到现在八年的时间都快过去了,他们都没有找到所谓的机会,知道他们为什么没找到么?
很简单……”
南易从自己兜里掏出一张粮票甩了甩,“就靠这个,城里人老中青少童每个月供给多少粮食都是有定数的,想放开肚子吃都不行。
我们也就是六十年代初最困难的时期才对外大量进口粮食,之后都是以出口为主。以前是生产队的模式,除了自留地,生产队的土地种什么都是上面规定好的。
这有利也有弊,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分田到户。
现在是种什么由自己做主,除了稻谷、小麦、番薯这类作为主粮的作物家家户户都种以外,其他的辅粮和经济作物,也就是棉花、油菜大家都爱种的。
特别是在南方,这两个作物的种植时间正好可以和双季稻错开,农民们就特别喜欢种,棉花可以换钱,菜籽可以换油。
前几年,农民家里头做个菜就是拿烂布头在油罐里面蘸一下,然后在锅里一抹;再瞧瞧现在,啧啧,都敢用汤匙舀着往锅里放油,殷实一点的人家都敢吃油炸的玩意。
总的来说,稻谷、小麦、油菜、棉花、番薯等等都有人种,蔬菜也会开辟菜园子种,唯独大豆,农民不会种在田里,只会种在田埂上,而且种下去就算,根本不会去料理。
为什么不料理?
很简单,因为不划算,大豆不值钱,田埂上种一点留着自己吃,能收多少算多少,有力气还是多料理一下水田。
大豆能够用来干嘛?
和卖豆腐的人换豆腐,过年的时候自己做豆腐,剩下的就是做豆瓣酱、豆鼓之类的。
对了,还能做斋饭。
直接拿来煮着吃的人家很少,大豆吃多了放屁,没油水也不好吃,偶尔做一顿换换口味还行,吃多了脸都得发青。
不值钱,不好吃自然也不受重视,除了东北,其他地方的大豆产量都不会太高。
暂时来看,大豆的作用很有限,产量高点低点都无所谓,豆腐有的吃就吃,没得吃,吃其他也是一样。
可从长远来看,不行。
随着大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油水的摄入量也越来越高,光靠菜籽油和自己熬的猪油,慢慢就跟不上我们的消耗。
而且,日子越好,副食品的供给也会越丰富,很多副食品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食用油,菜籽油不够用怎么办?
那只能选一种或几种能够榨油的作物大面积种植,我也不卖关子了,给你们直说,在能够榨油的作物中,大豆的榨油率不高,不管是花生、菜籽都比它高。
可从投入产出比来说,用大豆来榨油是最划算的。
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国家的大豆需求量会达到一个很高的数量。应该说,不只是我们,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对大豆油的需求量都会很大。
正因为,我预见到了这个,所以,我想让你们去非洲种大豆,大面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