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一章、广撒网 (3/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   两人说着话,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县委大院大门口的位置。

    只见一个穿着中山装,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边上跟着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从大院里面刚走出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就从边上窜出去拦住他们两个,劈头盖脸的就冲着两人说道:“我只是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政府为啥不让……”

    女人乂乌话中夹着一点兰花县的方言,南易听了个半懂不懂。

    被拦住的中年人很客气,安静的等妇女说完,才操着衢市普通话说道:“这位女同志,你说的话我听不太懂,你别急,到我办公室坐,我们慢慢说。”

    说着,中年男人就邀请中年妇女往大院里面走。

    这两人,南易大致已经猜到是谁,男的应该是刚上任不久的一方父母谢改革,乂乌能够发展起来,谢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女的,南易依稀记得她应该叫陈爱俏,将来也是一个名人。

    南易没想到这么巧,让他看到了乂乌小商品市场发展史上的浓重一幕。算一算时间,乂乌第一代的城区小商品市场也应该快要建起来了。

    继续前行,很快就来到绣湖,在绣湖的边上有一座大安寺塔,绣湖和大安寺塔可以说是乂乌文化的象征,绣湖也养活了无数的乂乌人。

    “在宋代,这个湖联通江河,面积也很大,湖里的水要灌溉无数的农田,后来,疏于治理,绣湖的面积越来越小,而且,附近的农田也变成了城市,绣湖失去了它的灌溉作用,变成了一道风景。”

    沿着湖边行走,南易一边给上戸雅美介绍绣湖的历史。

    “会长,你来过这里?”

    “没来过,旅行指南上看到的。”

    南易嘴上这么说,可心里却是回答“来过,还呆过”。

    在绣湖边上站了一会,回忆了一下往昔,南易又率先往前走,绕着绣湖来到了西门街。

    西门街是乂乌的一条老街,这条街边上有不少住户,街上也有不少商店,以吃食为主,各种小吃都有,什么糖烊、三分饼、千张面、东河肉饼、择子豆腐、赤岸豆皮素包。

    不过,这些小吃里面,南易只承认东河肉饼是乂乌的特色,其他的几样就算了,周边县市都有一模一样或者类似的小吃,根本扯不清楚哪里的才算是正宗。

    一人拿上一个东河肉饼继续前行,南易的注意力大部分还是集中在街边摆摊的人身上。

    一块门板两张条凳就是一个摊位,地上垫上一块布,把卖的东西摆在地上,这也是一个摊位。

    不时的有人在摊子上停留,挑着货物,打听着价钱。

    腔调多种多样,不仅有乂乌的十八腔,南易还听到了周边县市的腔调,估计是过来上货的,看来乂乌的小商品已经可以在周边辐射。

    南易在观察,上戸雅美也在观察,会长说要在这里投资五百万,可她现在还看不到这里有什么值得投资这么一笔巨款的。

    开工厂不如去羊城、深甽,那里是开放型城市,政策更好;山货,好像这里也没有,有的只是比较繁华的小商业文化,对了,敲糖帮。

    从火车站一路走来,碰到了不少敲糖帮,这帮人游走着做生意,不如把这帮人聚在一起,建一个批发市场造成集群效应。

    “批发市场……难道会长真正想投资的是商业房产?”上戸雅美一边观察,一边在脑子里面思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