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易在工作手册上记下向机械厂订制泡泡糖生产机器,购买生产原料的记录以后,脑子里又开始琢磨起山楂。
不管是果丹皮还是山楂片,制作工艺也都非常简单。
前面的工艺都类似,无非是新鲜山楂去蒂、去把、去核,然后山楂上蒸笼蒸熟;等蒸熟以后,上搅拌机加入糖精搅拌均匀;
自然凝固后,切成需要的形状上烘干机烘干,出来的成品就是山楂片。
最后一步不上烘干机,而是压成薄片,切成合适的大小卷起来,那成品就是果丹皮。
一开始山楂便宜,可以挑选质地比较好的山楂用来当原材料,等山楂的价格涨上来,可以用质地相对较差,口味通过食物添加剂、食用香精来调节。
山楂片的成品,方形的,可以从中间抠出有趣的图像,动物、卡通人物等等;
圆形的可以在中间抠出一个四方块,就叫铜钱山楂;
也可以抠出三角形、梯形等一系列形状,就叫儿童启蒙教育山楂。
还可以加点噱头,说是国外儿童教育专家经过十年,不,六十年,不不,时间太长,容易被戳破,还是三十年吧……
嗯,还是二十八年,有零有整,听着更像真的。
专家经过二十八年的研究发现:山楂不但能促进儿童的胃口,而且从小接触几何形状,可以开发儿童的大脑,巴拉巴拉……
这个待定,得咨询一下这方面的专家,看怎么写广告词,才能似是而非,听着有道理,也不容易让懂行的人戳破。
反正,山楂片要压的尽可能薄,中间一定要抠掉一块,这样可以节省原材料,也更能激起小屁孩的购买热情,又增加了忽悠家长的噱头,一举三得。
果丹皮……
外面包裹的包装纸可以印上动画片人物,西游记,不,这个先缓一缓,等西游记播了再说,水浒一百零八将,只要集齐,就可以召唤神龙。
供销社还有比较大的代销店,都要摆上一条龙造型的果丹皮,就插在显眼的位置,勾引小屁孩们天天惦记着。
每个城市还得安排虚造[托],不时的把神龙给兑换走,更加刺激潜在客户群体的消费欲望和重复购买积极性。
南易又点上一根烟,寻思这个集卡要不要一开始就推出,还是放一放,等晚点再说。
想了一会,他还是决定等产品做出来上市后,看看销售情况再说。
泡泡糖、山楂片、果丹皮,食品厂一开始有这三个产品就足够了,其他的产品留着以后慢慢再添加,一步一步来。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可以试试做成廉价的山楂糖往外销售,做到尽量不浪费一点原材料。
南易把要点都记录下来,然后又复盘捋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就把工作手册放好,把脑子给放空。
拿出一个脸盆,往里面倒了点温开水,然后往里面搁一小块肥皂,用手把肥皂捏碎,捣鼓出一点肥皂水。
又从笤帚上抽出高粱杆,剪下两段当吸管,用嘴试着吹气,气体可以流通,中间的孔洞没有堵塞。
“若玢,快过来,吹泡泡。”
南易冲戴着一顶荷叶做的帽子,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