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选,在国内导演中心制的大环境之下,不给导演留下较大的权力空间,不利于将来剧组的运作。
比如选角的隐含福利必须给导演留点,又比如剧组的支出油水也得给导演过一道,导演是水库水闸,底下的一层层是大河沟、小溪流,轻重缓急自有规制,每一道的油水都有大致定数,多了会出事,少了也麻烦。
如同搞建材的商家和木匠、泥瓦匠之间有潜在协议,干剧组的和配套之间也有各种回扣规则,大到服装、布景道具,小到盒饭采买抽头,派饭荤素搭配比例,打菜时手抖的幅度,群演人头回扣,都他娘的隐含大学问。
这些,南易之前有所耳闻,但没有旁观的经历,更别提实战。
不管是古早的东来坞,还是当下的望北影视,执行的都是自己的一套,人员相对比较固定,核心人员配股分红,非核心项目提成,把大家的利益进行捆绑,成本越高,大家能分配的就越少。
桌腿全部敲掉,桌面直接按在地上,相关人等全站到桌上说话,谁敢脚尖不老实抠土往桌面下钻,就是动了大家的奶酪,不用公司出面,其他人就能活剥了不老实的。
正因为这种特立独行,望北影视才化身鹌鹑,鲜少露出獠牙冲出来抢资源,并且与圈子有点脱节,从望北影视剧组得来的经验放到外面的剧组根本行不通。
所以,当了二十几年影视公司幕后大佬的南易,其实对影视圈十窍最多通了两三窍,一窍资金,二窍潜规则,剩下的一窍是各个环节的皮毛,吹吹牛皮还行,真干起事来不灵。
杨兴权的建议很有道理,南易自然会听,坐看他带着上级兼小跟班江暄妍去找偏南派风格的导演。
别看沪海的房产大佬掏钱干脆,要是《有房心安》不能顺利播出,又不能带来较好的广告效应,黄榭要触霉头,春申建筑会被同行排挤,震暄影业基本没以后。
《有房心安》这个项目立项潦草,但执行绝对不能马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