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专门感谢。
当日,张坤嘱咐关羽,清查皖城境内,到底有多少太平信徒,该罚罚,该打打,而桥家就被人举报,牵连其中。
甚至,有一些商家和豪族磨刀霍霍,准备瓜分打压桥家,原因也很简单,倒不是因为他们和妖道于吉有染,而是因为他们与孙策、周瑜扯上了关系。
孙策不明天时,被擒之后仍然硬顶着不肯投降,死得其所。
周瑜兄弟情深,也是拒不投降,双双殒命刀下……
他们愿意当一当硬骨头,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倒也罢了,却是不但连累了家人,还牵累了口头许诺亲事的桥家。
听闻此事之后,张坤只说了一句话,“与他家无关,不得牵连太广。”
在他看来,只是对于历史名人的一种珍惜,随口吩咐了一句。
改变的,却是一家人的命运。
这才有了桥公请张坤过府饮宴的一幕。
为了让他吃得开心,桥公甚至还把两个千娇百媚般的女儿叫出来陪客,其用意昭然若揭。
显然,这老头从辞官归隐,到死里逃生。
也终于明白了,在这乱世关头,手里没权,上面没人,那就是任人随意揉捏的面团子。
难得遇到一个对自己示好的诸侯,而且,还是有望一统天下的神武之辈,岂能不牢牢的抓住这根救命稻草。
因此,于其说,这是一场家宴,其实,这是一场相亲。
场面上来看,双方全都很满意。
至于二女共侍一夫,会不会惹人闲话?
如果是以前,桥公自然是不肯的,但现在嘛,心思早已改变,反而觉得很好,至少不会姐妹分离,多少有个照应。
相对于姐妹两人的亲事敲定,桥公自荐作为皖城令一职,却是锦上添花了。
当过多年朝官,对政事极为精熟,老头上任之后,皖城自然无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人妻,你恐怕要失望了。”
张坤出了桥府,在桥家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之中,上了马车,嘴里喃喃两句,轻笑不已。
众人逶迤而去。
接下来,江东太平无事,张昭一行进展也十分顺利,只是过了一个半月,吴地兵不血刃,就全部归顺。
自此,孙策麾下势力,全都由张坤接手,算是和平交接,免了百姓战争离乱之苦,从这方面来看,也是张坤心中所愿。
……
建安四年秋,吴地丰收,徐州军屯也获得了极大成果。
并且,从两州各郡抽调兵员十五万,麾下总兵力,达到步骑25万之多。
张坤移居寿春帝宫,文武大臣咸聚,请封吴王。
三请三让之后,张坤高举王座,接受群臣朝拜……
朝议上,由张昭起草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