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姓窃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左金王之死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真是天佑我大明啊,阎兄,你虽然没直接参战,但要是贺锦死了,单凭这一功,你都能直接升通判!”沈树人欣慰地跟阎应元先道贺了。

    阎应元也是一脸热切:“升官是小事,为国杀贼立功本就是我等本分,道台大人,眼下关键是我军要不要趁机发动偷袭?比如夜里劫营什么的?贼军军心必然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沈树人一抬手:“不急!都六天等下来了,不差这最后一两天,刘国能偷他老巢的消息应该很快会到,到时候趁着敌军重重不利消息叠加到一起,我们再一鼓作气!”

    ……

    沈树人又憋了两天,憋到五月初一,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凑齐了。

    确切地说,早在四月三十日清晨,已经多日没能进取的流贼大营内,就传来了一条噩耗:郾城刘国能忽然出兵、不顾“当年同为流贼”的江湖道义,以主力猛扑信阳府!

    按照前来报信的败兵所言,刘国能出动的军力,怕是有一万多人。作为一个曾经做贼、后来归顺朝廷的降将,肯在越境支援朝廷友军方面如此出大力,简直是闻所未闻,无法想象。

    “什么?这不可能!刘国能怎会如此这般为官军卖死力?他不是向来想保存实力的么!给我仔细再探!”贺一龙乍一听,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根本不敢也不肯相信。

    但随后的一整个白天里,噩耗接连不断悄咪咪地传来,都是由贺一龙留在后方的心腹部将派来的,信使的身份都绝对可靠。

    还想方设法瞒着联军中的贺锦一方,单独向贺一龙汇报,可见绝不是敌人想动摇军心——要是动摇军心的诡计,早就想办法大张旗鼓宣扬了。

    这一切,由不得贺一龙不信。

    怎么办?

    四月三十日夜,贺一龙眉头紧锁,似乎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他把自己部下最嫡系的部将,和两个落第秀才身份的心腹谋士,都聚拢到一起,商讨应对之策。

    军事会议上,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贺一龙帐下、一个匪号“扫帚星”的部将率先大大咧咧建议:

    “大王,不如咱就直接回师救援信阳吧!没想到这沈狗官是这样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咱再耗下去本来也没什么便宜捡。

    出兵时咱两家总兵力超过五万,现在还能剩下三万七八千就不错了——这还没算贺锦那边最近几天的减员。如果把那些因贺锦重伤军心不稳而逃散的士兵都算上,我们可能就只剩三万五六千了。”

    这扫帚星原来也是陕西一路不入流的老匪,兵败后投靠贺一龙被收编的,所以说话也不太过脑子,想到啥就说啥。当年整个陕西这种段位的贼头起码有近百家之多。

    贺一龙搓揉着自己坚硬扎手的短胡子,脸色焦躁:“咱就算想退走,贺锦的人马肯跟我们一道回师去对付刘国能不成?

    贺锦的老巢就在这随州,我们一走,他现在还重伤,手下那点人能不能守住随州都不知道,肯定是不会帮我们的。

    刘国能这人,我素有所知,虽然比李大王张大王罗大王那些人弱些,却也是一号敢玩命的凶顽之辈。我们来的时候号称三万、实际上也就两万多人,又折损了这些,回去未必打得过以逸待劳的刘国能!”

    刘国能当年做流贼时,匪号“闯塌天”,也算是一号凶人。

    他投降朝廷后总兵力变少了,但留下的都是老营弟兄,不少还是原本崇祯二年时才被逼反的原西北官军,战斗力是不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