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姓窃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南京事,南京毕 (2/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己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团结更多的统一战线,不是为了私欲。

    想升官怎么了?他升官是为天下人民服务。

    ……

    离开户部后,沈树人也没得空闲,很快又去见了郑成功。

    郑家在南京置办的宅邸,可比沈家的还阔绰得多。

    自从知道儿子要在南京常年读书,而且不会有危险,郑芝龙就很舍得花钱。不光是在儿子生活上花钱,也舍得结交南京官场上的各路人物,不管有没有实权,多多少少都能分润点好处。

    要不是郑成功来的时候,才刚刚十五岁,如今过了一年半,也才十六周岁半、虚岁算十七,年纪实在太小。

    不然的话,光靠郑家自身的运作,都能轻松给郑成功弄到官职了,压根儿轮不到沈树人来卖这个人情。

    当然,沈树人也清楚,郑芝龙至今没给郑成功谋取外任官职,还有另一层担心,那就是怕离开南京后,去其他地方更不安全,没人照应容易被报复。

    郑家那么有钱有势有兵,仇人也是很多的。越深入内陆,郑家就越把控不住局面。

    现在有了他这个准盟友帮着照拂庇护,郑家才敢稍稍放心。

    一到郑府,沈树人还没下马,就看到郑成功和郑鸿逵一起出来迎接,显然是早已从吴梅村那儿得到了准信。

    郑家的人事安排还是老样子——老四郑鸿逵领个武职,在外面奔波联络,处理各方关系,老二老三跟着大哥在福建带兵。这次送侄儿上任,依然是郑鸿逵接洽。

    “沈府台一向可好?沈府台真是人中英杰,短短一年半不见,已经官居五品。舍侄的事儿,还要有劳多多照拂了。”

    郑鸿逵率先说了一些客气话,也没什么假酸文醋的掉书袋,一看就是粗鄙武将。

    跟当年唯一的区别,就是他现在说话已经不敢再称呼沈树人“贤侄”了。

    沈树人倒是不摆架子,依然花花轿子人抬人:“世叔过誉了,彼此彼此,一年半没见,您不也由都司升游击了么,怕是要不了多久就该参将了。论品阶还是比小侄高。”

    都司和守备是五品武职,游击就有四品了,参将三品。理论上,沈树人的兵备佥事下来之后,才跟郑鸿逵现在的游击平级。

    但实际上郑鸿逵显然不会接受这种恭维,大家都是懂行的:“沈府台可别寒碜我了,武职和文职能比么。再这么客套,那就是不拿咱当自己人了。”

    双方没有再虚伪,一旁的郑成功也才逮到机会,跟沈树人行礼:“以后多赖沈府台点拨,下官只求为国守土、杀敌立功。”

    沈树人连忙伸手虚扶:“诶,贤弟何故如此,咱只论在国子监时的交情。你我都出自吴山长门下,算是他亲授学业,那就一辈子都是同窗,以后再喊沈府台我可恼了!”

    郑成功这才顺水推舟,口称沈兄。

    一边攀交情,郑家人一边已把沈树人请到屋内坐定。双方又聊了些具体的人事任命,沈树人也是把情况交个底。

    郑成功走正常渠道,按说最多做正八品的官,比照举人入仕。

    这次是给他想方设法贴金了,沈树人塞钱托关系,给他弄了个湖北盐法道下属的七品巡防使,以后负责黄州、武昌一带江面的缉私。

    郑鸿逵和郑成功乍一听到这名词时,差点就震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