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姓窃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百万漕民衣食所系 (1/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文华殿内,沉廷扬控制住最初的情绪波动,向崇祯行礼后,就开始侃侃而谈,如实汇报他的漕运改海成绩。</p>

    一旦说到自己的专业擅长领域、用数据证明,沉廷扬也不紧张了,越说越顺畅。</p>

    “……陛下,经过为期数月、前后三轮的实践,从苏松宁绍转运军粮至关宁前线,全部运费仅每石五钱五分,超耗、鼠雀耗共计两斗四升。</p>

    原先关宁军每石军粮,由江南辗转而来,累计耗费漕运银七钱,过江银、过湖银累计四钱五分,天津转运换船银两钱,后续损耗四钱。此外,漕粮超耗四斗,过江过湖超耗两斗七升,鼠雀耗……”</p>

    “由此观之,关宁军军粮改用海运之后,可比走原运河漕运节省四分之三运费。京城本地所需漕粮,也可节省四成运费。”</p>

    沉廷扬一气呵成,把基础账目和总体成效先概括了一下。整个过程中,也没人打断他,显然政敌并不打算在具体数字上跟他较量。</p>

    旁边的朱大典始终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p>

    谁让明朝科举不用考数学呢,以至于大多数“正人君子”,都没本事在算账问题上,正面硬怼商人出身的同僚。</p>

    ……</p>

    站在旁边秘书位上的沉树人,整个过程中始终在仔细观察,既观察父亲的表现,也观察另一边的朱大典。</p>

    他今天同样是第一次见到朱大典,虽然内心早已想过无数次要搬开这块拦路石,但见到真人之后,沉树人还是难免有一些错觉。</p>

    朱大典是万历四十几年的进士,都快六十岁了。看上去一脸正气,有一部整齐纯白的山羊胡子,眼窝凹陷,精神矍铄。</p>

    如果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奸佞,那沉树人对付他时,还能不择手段一点。</p>

    偏偏朱大典只是贪婪,但在大是大非上,倒没什么问题——按《明史》记载,朱大典虽没打过胜仗,但抗清态度很不错。多铎打到金华时,他无力守城,放火烧家投火而死。</p>

    那时他已经快七十岁,受了一辈子明朝国恩,或许是想保住晚节吧——但不管动机如何,能殉国就算有骨气。不然钱谦益还跟朱大典同岁呢,此后不还有滋有味活了十几年。</p>

    “不管了,世界是复杂的,好人的对手不一定得是坏人,也可以是另一个好人。如今漕运改海可以给朝廷省钱,战乱多年人口锐减、富余劳动力我们也另有办法解决,这事儿就该推行!”</p>

    沉树人内心最终下定了决心,不再纠结。</p>

    而另一边,随着沉廷扬账目汇报结束,崇祯也转向朱大典询问意见:“朱卿,沉卿的结论你也听到了,朕觉得这是善政,漕运总督衙门以后每年可以分出多少份额、率先改海?”</p>

    朱大典胡子微微抽搐了一下,终于开始了弹劾和反击:</p>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