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姓窃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有分数线的科举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部分第一天就全部搞定了,上午考数学,下午考最基础的物理计算和一些博物学常识、化学常识,

    李光地仔细看了一下卷子的考察范围,也都是朝廷前些年通过大明科学院出版的科普读物里涉及到的内容,并不存在拿冷僻的知识偷袭,所以对于平时就有心读点科学院杂书的考生而言,等于是凭空捡了便宜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刚好撞上了考核内容。

    各人便各尽其力,能做出多少就做多少,做不出也不去多想,都觉得其他考生多半也做不出。

    总体来说,这次的卷子还是很简单的。至于微积分之类最新的数学成果,当然不会拿来考考生了,那也太难了,全大明没几个人能做得出来。

    微积分的内容,都是要考生考上南大之后,后续几年需要去学的,甚至包括“导数”和很多后世高中生学的代数和几何内容,如今也都要大学里才学。

    换言之,要是有一个后世的穿越者过来考这两张卷子,就会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最多也就是初一到初二的水平,无非是把其中的多元方程组的X/Y这些替换成了甲乙丙丁,减少了西文字符的用量。

    至于其中的物理考试,基本上也就是牛顿三定律的匀速计算,以及物体质量体积密度各种基础几何应用计算,还有光学的几何计算。

    其他后世初中物理的热学和电学部分,如今则完全不考核。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生物博物学的读图题和化学现象常识。

    物理卷或者说科学卷的最后的一道、用来拉开学霸和学渣分值的终极大题。也不过是告诉你某几颗星球之间的引力大小和轨道距离、让你计算维持绕行所需的离心力/向心力大小,然后再算出轨道运动的线速度和公转周期。

    后世但凡有个中考过线水平的物理答题能力,拿到大明来都能中举。

    ……

    考试之日很快结束了,李光地、周培公等人喜忧参半,

    李光地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而周培公显然临阵磨枪磨得不咋滴,数学和物理最后都有大题完全憋不出一个式子来,只能写一个解。

    一大群应举考生在南京城里厮混对答案,也有装鸵鸟考完只想等成绩,根本不敢对答案的,只管在秦淮河上醉生梦死麻痹自己。

    据说那几天里,要想刺激得罪一个读书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在秦淮河上看到一个左搂右抱但仍然面色忧虑的书生,然后就凑上去给他报今年考卷的标准答案。

    那么对方一般就会恼羞成怒、抄起砚台或者酒壶砸人,再疯狂用袖子捂住耳朵不听。

    折磨了半个月后,十月三十这天,朝廷终于放榜。把全部录取的第一届三百名考生名单全部贴在贡院门口。

    有些对自己成绩自信的考生,自然会来亲自观看放榜,但那些有自知之明的,就不来自取其辱了,继续秦淮河上买醉,期待有个奇迹,能有人上门报喜。

    而看了张贴的榜单后,考生们还是感觉到了一丝意外与不同:数科的考试,居然不光要贴名次,还非常详细的在每个人的名字后面,详尽地写上了应考者的算学、物理两科各自多少分,以及相加的总分。

    要知道,传统的文科科举,哪有给分数的,也就直接排个名次,但究竟谁为什么排在前面,谁为什么排在后面,根本就没人知道理由。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么,要品评一篇文章优劣,很多时候是没有明确标准的。

    但理工科考试就完全不同了,那都是客观题,答对答错没什么悬念,按过程步骤给分,也不容易歧义。

   &n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