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姓窃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9章 重新册封缅甸国王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伊瓦洛底江的航道,未来作为界河由明、缅共用,但缅甸方面不得阻止大明对河流进行疏浚、水利建设和航运整顿。缅甸方面不得单方面淤塞航道,如果缅方疏浚不力,那么就要允许大明方面出人全面疏浚。

    至于赔款,缅甸那么穷,也是不存在的。最多只是作为谈判时的一个吓人元素拿出来晃悠一下,最后既然都割了那么多地,款就不用赔了。

    条件拟定好之后,自然有信使再从广州送去云南,再由李定国军前交给缅甸方面。这一次的条件只是用了礼部和司礼监的印,没有用皇帝的玉玺,因为皇帝的旨意只能是最后拍板定论才用。

    所以这个条件也就是给莽罗和莽丽提看一下。

    缅甸方面看到这个割地条件后,第一反应自然还是要大吃一惊的,因为实在是割了太多的地。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地皮也并没有超出李定国和郑成功实际军事进攻占领的面积。换言之,都是大明先在军事上拿到手了,造成了实施占领,然后再来谈。而且最终要拿走的,比大明已经军事占领的,还稍微少一点点。

    比如李定国如今已经拿下了伊洛瓦底江西岸的一部分肥沃平原,但从受降条件来看,大明未来并不要西岸的土地。只要缅甸人答应了,盖章承诺,李定国就会从西岸退兵。

    缅甸的国都勃固和陪都、故都阿瓦,大明都是要占领的,但是第三大城市彬马那因为是位于伊洛瓦底河西岸,可以留给莽罗,作为缅甸未来的新都。

    这样看来,缅甸既然已经没有了实力,似乎也只能答应。毕竟在中南半岛上,一直到18世纪,都还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历史上后来缅甸一度灭亡了暹罗的大城王朝,后来又被暹罗郑信复国的吞武里王朝推回来,还连本带利夺取了后世泰国北部的清迈地区。这种丛林法则随意根据武力强弱抢夺土地的行径,一直要到19世纪左右,英法殖民者进入,才开始勉强讲一点国际法(所谓讲国际法,一开始也只是走个外交和国际法流程来割地)

    所以,如今才17世纪后半夜,大明的拳头更硬,加上缅甸此前确实被大明抓住了把柄,打趴下后割那么多地,也是正常的。

    缅甸人唯一觉得不能接受的,只是按照大明现在划出来的割地方案,因为大明要伊洛瓦底江的入海口,要勃固,那就意味着把缅甸的国土东西割裂成了两半。

    毕竟伊洛瓦底江是缅甸的母亲河,这是纵贯整个国土的,大明要把怒江中游、怒江连接伊洛瓦底江的皎山谷道、加上阿瓦到勃固的伊洛瓦底江全拿下,岂不是硬生生把缅甸给劈了?

    偏偏大明现在已经逐渐转入了海权思维,缅甸那点河谷产粮区还不是大明最看重的,大明要的就是西南云贵的出海口,所以这个矛盾已经无法调和。

    莽罗实在不想卖国。但这时候,李定国按照顾炎武给他私人的密信,又部署了一个阴招,那就是利用莽白被杀后,莽罗和莽丽提兄弟争位,表示谁先接受大明的条件,就承认谁是缅王。如果兄弟俩都不接受,那他还可以扶持莽白的其他儿子,由大明承认为新缅王。

    这一手实在是歹毒,最后双方都争着承认,而李定国又图穷匕见,拿出了顾炎武的补充方案:

    考虑到缅甸国土就此被中分割裂,东西各有一块,那大明可以承认莽罗继承拥有伊洛瓦底河西岸这一主要人口稠密区的政权,为缅甸的最大继承者,以后称为西缅甸,首都就在彬马那。

    而莽丽提继承被割裂下来的东缅甸,首都在怒江入海口的毛淡棉,统治地区包括掸邦高原南部的十万大山,还有后世泰国的清迈地区,和后世老挝北部的一部分地区。

    (注:就是后世泰国地图北边凸出来这一块,清迈地区当时还是属于缅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