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周默本想投给《nature》转念一想,为什么不投给国内顶刊呢?
想了想,周默反问系统,“你还有没其他的建议呢?”
系统:“《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北美科学院院报》(pnas)。。
周默摸了摸下巴。
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但这种排名的变化最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华夏科技领域没有话语权!
如果是这样,就更加不能投给国外期刊了。
“国内科技类顶刊有哪些?”
系统:皇家科学院主办的《格物》、震旦大学主办的《科学导报》。
周默听到震旦大学也有顶刊,心中一喜。
既然震旦大学也有顶刊,那么就提前送给震旦一个礼物好了。
想到这里,周默打断了系统的介绍。
“投科学导报。对了,给他们编辑部最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单独发一份邮件,免得下面人不识货耽误时间。”
系统:完毕!
中都,震旦大学科学导报编辑部。
刚结束一堂数学课回到办公室,数学学院院长、《科学导报》副总编陶轩泽就听到电脑音响响起了新邮件到达的提示音。
发件人是一个叫“zhoumo”的家伙,邮箱域名为代表教育网的陶轩泽也就放心地打开了邮件。
亲爱的陶:
我在arxiv上发表了《mip*=re》(论文编号)(链接),该论文用于验证计算问题的答案的方法局限性。
是的,我为可通过计算方式验证的知识确立了一个新的边界,同时也解决了tsirelson 问题以及科纳嵌入猜想的证明问题。
ps:我已向《科学导报》投稿。
周默
(附件)
“新边界……数学建模量子纠缠……科纳嵌入猜想……”
陶轩泽像是被淋了热水的猴子般从电脑椅上弹起,不敢置信的抱住脑袋连声大吼,“该死,不会吧,怎么可能……”
也勿怪陶轩泽如此失态。
因为这三个关键词分别代表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三大领域,连在一起太吓人。
1936年,阿兰·图灵提出了第一个通用计算理论,他证明了一件事:存在计算机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
用技术术语来说,图灵证明这个停止问题是不可定的——甚至可想象的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力解决。
通俗一点讲:如果你已经等待了100 万年而一个程序还未停止,你需要等待200 万年吗?没办法知道答案。
像不像“薛定谔的猫”跑进了计算机机箱里面?
而在图灵之前的一年也就是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鲍里斯·波多尔斯基、纳森·罗森合作揭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