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最多也就一年给他们五六万斤茶,倒是西夏的盐堆积如山,赵枢这一搞,第一天的第一笔生意就彻底放学,还没有满足交换的条件。
李良辅一时不知所措,只见李纲摆摆手,道:
“没有这么多的茶,按肃王的规矩,就收你一百斤的盐,准你买一千斤的茶!”
“别啊……”
大老远的,来都来了,就为了卖一百斤的盐这像话吗?
李良辅赶紧一把抓住李纲,苦苦哀求道:
“大官人,大官人,你行行好,这茶有多少,我全要,我全包了!盐,盐你也多拿一点吧,通融通融,大不了我们卖的便宜一些,别跟这茶硬牵扯啊,我们上有老下有小,不容易啊!
求求你开眼,求求你开眼!”
西夏的宗室大将居然如此低声下气地哀求,这让西军众人各个面面相觑。
这可是童贯甚至范仲淹都不曾做到的事情啊。
李纲也心中大快,他大袖一甩,怒道:
“休得如此作态,我李纲岂是这等人,再敢多说一句,一斤茶也不卖给你们!”
·
世间的一切英雄好汉只要动了贪念就不堪一击。
李良辅虽然是宗室大将,但他现在代表的西夏大盐商的利益。
以盐立国的西夏迫切需要开榷。
开榷代表无数的西夏百姓吃饱穿暖,代表西夏的稳定,就算不要茶,他也得想办法把盐卖出去一些。
可李纲以肃王的命令为由,死守住茶盐买卖的标准框架,这榷场开了等于没开,这可让西夏的日子怎么过?
李良辅失魂落魄地出来,把跟李纲会谈的成果说给众人,众人无不哗然,这才意识到盐多茶少的悖论。
如果大宋就是一根筋说断绝青盐,西夏人肯定要想办法,最少要组织军队跟大宋作战到底。
可缺德的大宋现在欲拒还迎,表面说开榷场,还制定了交易的手段和规矩,西夏国内众人为此事欢欣鼓舞,谁都不想就这么算了。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蹲在榷场,赶紧看看能不能找个妥善的方法解决。
听说这次大宋只带了一万斤茶,最多只能折合一千斤盐。
一千斤盐……
才能赚几个钱?
“我看大宋根本没诚心想跟咱们做生意!
本来就不能指望大宋!咱们跟他们打!”
已经有商人忍耐不住,叫嚣着要跟大宋开战。
心情不好的李良辅勃然大怒,直接一脚将那人踢翻,高声骂道:
“你再给我说一遍?”
那人赶紧低头不语。
“打?怎么打?
就知道打!”
“咱们西夏的盐本来可以随便卖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