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替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手把手教你做坏人 (3/4)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之前他跟王贵妃算是达成了战略同盟,王贵妃暂时认下了他这个儿子,并积极配合他完成赵楷与童贯的脱钩,促成了对童贯的杀局。

    赵楷之前想暗杀赵枢,把柄落在了赵枢的手中,虽说只要不死还能继续做生意,但赵枢总得提防这对母子再给自己整出幺蛾子。

    第三项则是跟第二项差不多,那就是太子的存在……

    历史上赵佶特别喜欢赵楷,但在金兵南下的时候还是毫不犹豫传位给了太子。

    赵枢的势力虽然不断膨胀,但想越过正统的名分,只怕不是自己的努力就能做到。

    他要做好发动兵变的准备。

    但童贯兵变的教训告诉赵枢,赵官家拥有正统的巨大名声,自己想要夺位,要做的准备还有很多。

    最后一项……

    赵枢看着手上的册页,又露出了苦笑。

    土地!

    整个开封。

    应该说整个中原大地肥沃的土地都被达官贵人靠着种种手段缓缓兼并,朝廷能用的土地极少。

    之前杨戬搞的西城公田所一是将辗转倒卖没有地契的土地弄成公田逼人缴税,二是将天荒﹑逃田﹑废堤﹑弃堰﹑退滩﹑淤地﹑湖泊等地纳入公田派人耕种,缓解国家持有土地的不足。

    这政策推出的时候就带着一股寒酸味,而在执行的过程中杨戬又不当人,贪婪的指良田为“天荒”,到处抢掠土地,尤其是将梁山泊这样的地方收为公田,想打渔就得交钱,不打渔也得按照理论产出交钱,不给钱就打死。

    现在童贯挂了,杨戬也挂了,朝中正义之士奔走呼号,要求将童贯和杨戬列为一党处置,并罢黜西城公田所,不要继续与民争利。

    赵枢确信,只要自己宣布罢黜西城所,肯定能得到朝中清正之士的夸赞,得到“贤王”的美称,朝中就又是一片众正盈朝的气象。

    甚至,赵枢有时候睡觉的时候都想过,他要不要直接跟庞大的文官系统结盟。

    这些文官掌握了话语权,掌握了忠奸的解释权,而且还远没有堕落到明末那样收税都收不上来的地步,自己是不是不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只选择跟他们联盟一处,打退金国、消灭西夏、收复燕云就能名留青史,想当皇帝的阻力也会大大减弱。

    自己的寿命有限,有生之年的缝缝补补,靠着不断扮演青天大老爷的角色,也能基本维持社稷的稳定。

    享受完当下的岁月,以后洪水滔天也跟自己没关系。

    可想到宋江,想到方腊,想到当年老领导谈起《水浒传》时对北宋末年黑暗环境的扼腕叹息,赵枢总是不愿意就此选择简单模式。

    汉高祖对匈奴怂过,唐太宗对突厥怂过,敌我差距太大的时候怂一下不丢人,只要发愤图强,以后一样能创造名垂青史的功业。

    但大宋在澶渊怂了之后,居然在哪跌倒就在哪躺下。

    赵枢穿越来一遭,不愿做这种丢人的买卖。

    可他也知道,土地问题是生死的问题,打土地战争,不亚于跟金人的生死大战。

    毕竟大地主就是当朝的大员,还有章惇、司马光、韩琦这样顶级大佬。

    自己冲锋陷阵,百分百会刺激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