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九章 图穷 (3/9)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湖手段赚到钱的人当中,脑子更聪明的,眼界更开阔的,随即就会转向制造业,九十年代初,赶上制造业发展的这群人,五六年时间就能靠着政府的宽松经营政策,迅速地开起自己的厂房。接着这个时候,这个群体又会出现分野。真正识大局的人——当然是少数,会选择扎根制造,钻研技术,然后成为堂堂正正的企业家,为社会做贡献。

    但是更多数挣惯了快钱,就像眼前这群“排队取房”的人,不论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还是隐藏老板,他们都更倾向于继续走捷径。于是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老板,会选择以自己的资产为抵押,一头扎进金融领域,最终九成以上,会靠着自己的真实水平,赔到血本无归。

    最终东瓯市原本历史线上生存下来的,便就只有那些既会耍聪明、也能识大局的人,能活下来的,全都是大浪淘沙。所以眼下康知府虽然把房地产的雷给排掉了,但天底下能炒的东西那么多,东瓯市的经济前景,实际上依然是危险的。

    传统宗族资本的结构,在这一波房产金融危机中被市里松动,乃至接下来会自然而然地瓦解,可是新型的制造业资本,却因此康知府的大手笔,目前依然顽强。东瓯市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不管是江森从未来往前看,还是康知府从上往下看,两个人,都已经无法做出预测。

    历史,终归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好的历史,和不那么好的历史,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选择。

    每一代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去承担后果。

    不管是好的后果,还是不那么好的后果……

    康知府站在楼上,看着楼下呜呜泱泱的人群,听着他们吵闹的声音,神色依然凝重。

    “跌了啊?”

    “又跌了?”

    “早上一直在跌!”

    “那怎么办啊?那是不是该多补几个平方给我们?”

    “不是这么算的,是按我们借的本金来还房子的,现在还没跌到那么多呢!”

    “什么意思,我听不懂啊?”

    “就是你特么地借了一百万给猪头蒙,阿蒙拿去买房,房子涨到两百万了,现在特么的又跌到一百五十万了!就算跌倒一百五十万,也比你借出去一百万要多!反正不管你跌成多少,政府就只还你一百万,懂了吗?”

    “马拉个币!那不公平啊!涨到两百万,政府就该还我们两百万嘛!政府要讲道理啊!”

    “那要是跌到五十万呢?”

    “那起码也得还一百万吧!本金就是一百万啊!政府要讲道理啊!”

    一整个中午的午休时间,东瓯市全市各县市区里,到处充斥着诸如此类的混账话。所有县市区临时退房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连吃饭上厕所都要挤时间,窗口前的退伍,仿佛永无尽头。

    28万多户,就意味着至少要接待28万多人……

    分摊到各县市区,每个办事处,至少也要平均处理将近三万人。哪怕每个办事处开十个窗口,一个窗口都要接待三千人。这么算下来,光是登记和确认信息,最起码也得半个月才能办完。

    这还不包括二次核实的,把一些冒名顶替或者造假的人揪出来,更改和校正一些错误数据和失误录入的数据,还要接待个别满地打滚坐地起价的捣乱份子……

    饶是康知府事先准备得再充分,这次行动,也依然是一场恶仗。

    东瓯市290万户家庭,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