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里尴尬的气氛瞬间无影无踪,盛长柏也对明兰笑道:“即是一支笔,你就收着吧,回去也把字好好练练,免得让人笑话。”
“多谢二叔,多谢小侯爷。”
明兰窘迫的道了声谢躬身收下木匣,又坐回自己的角落。
“哈哈~~~”包间里又是一阵哄笑。
正当此时,忽然,贡院门口一阵骚动。
忽地有人高喊:“放榜了!”
瞬间,众人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过去,就连秦浩也望向窗外。
贡院门口黑压压的人群不时爆发出欢呼声,每当人群中有人振臂高呼:“我考中了。”
顿时就会引起周围人羡慕到死的目光。
当然,也有人找遍了榜单都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绝望失落地离开贡院。
过了差不多一刻钟,忽然酒楼里传来一阵嘈杂声,有人高喊。
“恭喜忠勇伯公子高中杏榜!”
忠勇伯兴奋得手舞足蹈:“赏,重赏,哈哈,我儿高中了!”
会试是没有排名次的,所有上榜的都会被称之为“贡士”,只有第一名会被点为“会元”。
考中了“贡士”就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殿试,而殿试是不罢黜考生的,也就是说只要上了杏榜,最差也能博得一个“同进士出身”。
对于勋贵人家来说,能够考上进士,那绝对是凤毛麟角了,也难怪忠勇伯如此兴奋。
随后,陆续有零星的喜讯传来,毕竟勋贵人家,出产纨绔子弟才是常态,青年才俊什么的,大体上属于基因变异的范畴,可遇而不可求。
包间里的气氛一时也变得有些沉重,所有人都清楚,杏榜上下完全是两种人生,考不上管你以往有多么惊才绝艳,也就是个举人,考上了,就直接晋级为士大夫阶级。
在宋朝士大夫简直不要太爽,刑不上大夫说的就是宋朝,不像明朝,弄不好就要被皇帝拉出去打屁股。
宋朝的士大夫不仅年薪极高,各项福利待遇也堪比后世的公务员,基本只要不造反,混个衣食无忧是不成问题的,像盛纮最大的愿望就是熬到七十岁,混一个三品荣休,在职时的福利待遇,一样不少。
宋朝官员有多富有?据说司马光等人见德才当时首屈一指的一介名士邵雍,一贫如洗,实与大学者的身份不匹配。于是富弼和司马光竟然组织一些退休官员,合资为他在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兴建了一座面积硕大的庄园。
相传邵雍庄园内小桥流水,田连阡陌,单住房就有三十多间。
邵雍欣然笑纳之余,把庄园命名为“安乐窝”,还写了一首诗来表达了自己的由衷感激之情。
诗曰:“重谢诸公为买园,洛阳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馀家争出钱……”
由此可见,宋代官员多有钱。
忽然,酒楼再度传来一阵嘈杂,忽地就听有人气喘吁吁的高喊。
“老爷,公子,中了!”
盛纮一听就坐不住了,这个声音他太熟悉了,是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冬荣。m..
一开始盛纮还怕是自己听错了,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