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山海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8章,常山陷落 (2/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亦感振奋,问郭子仪:“郭将军,那我能做什么?”

    郭子仪道:“我已经向朝廷举荐了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今次便由他率朔方军一万,步骑各五千,出井陉,进军河北。不过太行八陉均路险难行,稍有差错都可能足以致命,若得江少主这样的高手相助,则我无忧矣。”

    江朔欣然领命道:“正愿做将军马前卒,平叛克乱,安定天下。”

    朔方军就地扎营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便分作几路人马各自上路了,郭子仪自引兵回朔方,整顿兵马后便要南下助哥舒翰夺回东都,江朔随着李光弼南下直达太原城,再转而东进太行,进入井陉孔道。

    程千里也有了新的任命,命其改任潞州长史,驻军上党,上党控扼太行八陉中的第四陉“滏口陉”,既然唐军能想到从井陉出击,就需防备燕军从其他陉攻击河东,而对太原府威胁最大的就是滏口陉,因此需派大将把守。

    程千里与李光弼、江朔一路同行,直到太原城才分别,程千里继续南下潞州,而李光弼的大军则要向东进入井陉,太原府尹河东节度使王承业竟还送来三千太原弩兵,军力得到意外的增强,全军上下均欢欣鼓舞。

    这一日即将进入井陉之时,却有一人骑着快马追上队伍,逢人便问领军大将何在,众军士以为是传递紧急军情的驿马,忙引此人去见李光弼,待见到李光弼,那人却忽然从马上坠落,不省人事了。

    此人虽然骑的是驿马,但显然没有换马,马臀马背上尽是鞭痕,那马从太原跑来疾驰了两百多里地,也已经累得不行了,江朔扶起那人,见他并无外伤,知道是太过疲劳所致,左手按在他背后大椎穴上,缓缓输入真炁,不消片刻那人悠悠醒转,见到面前的李光弼一身将军的甲胄,挣扎着起身便拜,哭道:“李将军,请君务必带我同去河北。”

    李光弼颇感意外,见那人是一四十几岁瘦弱书生的模样,问道:“阁下要投军?可去太原节度使衙门,我军是要去打仗,可不收新兵。”

    那人抓住李光弼的手,泣不成声只是摇头,李光弼心中更奇,就算要投军也不必哭得这么伤心吧?他柔声问道:“阁下到底是何人?”

    那人道:“我乃藁城颜杲卿之子颜泉明……”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江朔问道:“颜公子,你阿爷在河北举事,你怎会到河东来?是你阿爷出什么事了么?”

    颜泉明道:“去岁阿爷举事后,派泉明献李钦凑首级及叛将高邈于朝廷。不想太原尹王承业这贼厮,留泉明等人在太原,他自己更换上表另遣人献于朝,多夸己之功,毁短吾父,意图将窃据功劳。”

    江朔闻言怒道:“这王承业好不要脸,他人在太原,如何能领导河北义军?”

    颜泉明道:“阿爷一心为国,对功劳本也不甚看重,只是他仓促起兵,常山又在敌之心腹地带,举事后不消数日史思明、蔡希德即率大军赶到,阿爷据城而守,贼兵攻战甚急,阿爷求救于承业,承业既窃其功,反望城陷,遂拥兵不救。阿爷虽一介文士,却也身先士卒,率军昼夜拒贼,直至弓尽粮绝……”

    空空儿道:“我说王承业这老贼看着一脸精明小器的模样,怎会这么大方,给李将军送兵,原来是怕将来事败,预先讨好李将军,好叫你将来替他多多美言几句呢。”

    颜泉明转作悲声道:“里无粮草外无救兵,不过八日,常山城就陷落了。叛军纵兵杀戮守城士卒万余人,阿爷与常山长史袁履谦等被押送雒阳。安贼遂缚我阿爷与袁履谦于天津中桥柱上而剐之,二人至死骂不绝口,我颜氏一门死者三十余人,仅泉明一人得以身免。”

    空空儿在一旁道:“王承业既然做出此等腌臢事来,你怎不回去告诉你阿爷,却躲在太原,看来也是个贪生怕死之辈。”

    颜泉明伏地痛哭道:“非是泉明怕死,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