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排记者反应跟抗议的时间,宁为便直接宣布了记者发布会提问环节开始。毕竟时间有限,主要还是五排之后的记者大都是国外一些乱七八糟媒体的记者,宁为也不认为他们能问出什么有建设性的问题。
最主要的是宁为跟三月的配合极为默契,当台下的记者刚有人举手时,一束光已经照了下去……
这位反应极快的记者也立刻站了起来,开始提问:“你好,宁教授,我是德国之声的记者弗舍尔,刚刚在观看和平号升空测试时,我有注意到和平号的对外宣传大使说过一句话,和平号最重大的科技突破在于其主体框架所使用的材料。”
“所以我刚刚咨询了国内的同事,我的同事也在此期间咨询了多位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但所有人都不了解现在的材料学能有产生如此赋能,更没有找到相关的论文资料。所以我的问题是和平号主体结构的材料领先在哪里?又是哪家企业生产的?”
这位德国之声的记者语速很快,显然也是想为其他记者多争取些提问的时间,但宁为的回答更快:“嗯,你提的问题很好,但涉及到相关机密,所以无可奉告,下一位。”
又是没等下方哗然声起,顶层束光再次亮起,这次直接照到了一位一直举着手,压根没放下来过的记者。
大概是被宁为那句毫不拖泥带水的无可奉告弄蒙了,一时间竟然忘了要提问。
“是没想好吗?那下……”
“等等,宁教授,你好,我是法国解放报记者彼得·查塔姆,刚刚和平号的确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甚至可以说超越了一个时代。你是否也认为这项技术可能对于地区安全跟稳定造成影响。”
宁为掏了掏耳朵,极为简洁的回答道:“又是一个好问题,来跟我一起重新念一遍我们大型空中作业平台的名字——和平号!好了,下一位。”
灯光再次亮起……
台下记者算是回过味来了。
照这种玩法,从提问到宁为回答问题,用时甚至可以不到一分钟。
这三十分钟时间,也许可以回答四、五十个问题。但问题是这种回答根本不是大家想听的……
气氛有些鼓噪了……
当灯光在亮起时,站起来的记者很勇的没有提问,而是斥责道:“宁教授,请你认真对待我的同行们的提问。”
然而宁为只是很疑惑的看了眼台下,说道:“嗯……我想这中间肯定是有什么大误会。话说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是个科学家,那可不会像外交家惯孙子那样惯着你们。我跟你们讲,如果下次不想提问还举手被选中站起来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这次招待会就直接结束,中午官方招待的午宴取消。下一位。”
简简单单一句话,直接打击了台下外籍记者的嚣张气焰……
同一时刻,网络直播上无数正在观看直播的华夏网友已经快笑崩了,弹幕也开始崩了……
“这是……所以以后院士都会逐渐三月化吗?”
“哇哈哈哈……笑死了,赶紧传下去,宁院士被三月带坏了!”
“就喜欢看老宁桀骜不驯的样子,真得劲儿!就是这些年出镜太少了,以后多让老宁搞点事啊!”
……
好在当下一位记者站起来时,气氛终于正常了些。
“宁教授,您好,我是华夏it大本营的特派记者陈诚,我的问题是和平号表现出了极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