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死是肯定死的。
不想死,就得折腾。
那不用想了,从吧,从贼还是从龙,不都是看输赢说话嘛。
怎么看“新朝”都要靠谱一些,至少问“杨梅河”骗粮食, 还给了钱。
以前牢州匪患严重,南流县为了搞吃的,把“杨梅河”的狗都收走了。
后来南流县吃狗肉,竟然还成了美事儿。
日啖荔枝三百颗, 南流县中吃狗肉……火上加火,但是爽。
“杨梅河”的狗,到底是没有换来现钱,连说好的减免税赋,也打了折扣。
对此,年轻时候的梁忠发,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朝廷么,父母官么,大抵上便是如此的。
都说爱民如子,都说父母官,可不是只有子女孝敬父母的么,哪有颠倒过来的?
可这光景,且不说“减租减息”有没有搞头,就说给钱这个事情,而且是给钱没打折扣这件事情,那是真的不错。
梁忠发看过很多戏,有一出便是《约法三章》,还有一出是《一诺千金》,说的都是古人。
他也看过《城门徙木》,但看不太懂,觉得太傻,扛木头就给钱,古人会这么干?
他给北流县的行台府做工,背一块石头说好二十文,结果最后一个开元通宝都没拿到,最后还被一个总管叫过去当兵两年多。
回想起来,不甚唏嘘。
凡事就怕对比,有了对比,便有了尺寸标准。
苟释义并不知道“杨梅河”乡老梁忠发的内心戏何等的丰富,其中包含了历史、情感、志向等等内容,就进门的一刹那,这位容州老农,就已经铁了心要给“新朝”干活儿。
打仗是不行了,别人有强军;可做生意,应该还是可以的。
他老归老,山路还是走得,想来带个路做个向导,还是问题不大。
“太尉……”
“叫我团长就行。”
“狗……苟团长。”
梁忠发心说这个“草狗”团长还真是和气,就是嗓门大,“小的老家‘杨梅河’,两岸山民多是淳朴,团长老大人要是愿意,本地进山带路,我‘杨梅河’有力出力、有人出人,只要团长老大人说一声就行。”
“可不敢当老大人的称呼。”
连连摆手,苟释义心道这老头儿还挺难搞的。
虽说小心思不少,但整体上还行。
当下苟释义也是颇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说道:“老人家……这样吧,若是我们需要向导,会优先考虑‘杨梅河’……”
“军中无戏言!!”
梁忠发猛然抬头,眼神坚定,甚至还颇有气势。
“……”
苟团长直接无语,这乡下老头子还挺有心机。
不过既然开了口,再加上“杨梅河”两岸几十个村,也的确掏了十万斤粮食还有一堆杂七杂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