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众人循着声音找到说话的人,怒目而视,说话的人立刻禁声,大家又专注的看视频。
苏宜璇是骨科的专业器械护士,她对手术的理解比一般护士要深很多。
台上暂时没有事做,她也侧着身子看屏幕,如此高超的技术,难怪大家都不说话,安静得只剩下麻醉机送气的声音。
从苏宜璇的位置,可以看到杨平的侧脸,甚至可以看到杨平对着目镜的眼睛。
那一双眼神,深深打动了苏宜璇,坚毅,自信,专注。
不由自主脸上有点一热,自己这是怎么了?苏宜璇立刻转移目光。
开始吻合血管,每逢一针,线短去一点,不断地逼近极限。
缝合地一根血管,比较慢,术者在找感觉,第二根明显快了很多,第三根,渐入佳境,他完全找到了这种特殊血管的缝合的技巧。
线还有几个厘米的时候,杨平的缝合还是那样自然,质量丝毫不打折扣。犹如汽车行驶在只有一辆车宽,没有护栏的高架桥上,可以看到轮子接近边缘,但汽车依然稳稳当当。
这需要技术,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吻合血管的最后一针缝完,杨平放下持针器和针线,苏宜璇稳稳的接住,然后小心翼翼的将细小的针放回针线板上。
“还剩一厘米。”宋子墨兴奋地说。
“我来缝神经和肌腱?”宋子墨提议。
韩主任否定了:“不,让他一直做完。”
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让这台手术最后完美的落幕,任何人此时去替代杨平,哪怕缝合一针,会被他认为是缺陷。
杨平继续,一口气缝合下去,神经、肌腱、皮肤。
松开橡皮止血带,几秒种后,小指远端红起来。敷料包扎,石膏固定,手术完美的谢幕。
众人还盯着屏幕,一直到显微镜上的摄像头关闭。
“全程三个小时四十八分。”
麻醉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