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覆秦从计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百三十一章你与我佛有缘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教之中,摩哂陀也是根正苗红的佛二代!

    弥沙迦自小聪慧好学。

    他先去西域,带着一众随从僧侣,在西域待了半年。

    直到打探到了足够的消息,学会熟练运用大秦的语言,他们才启程赶往大秦。

    如今大秦很是开放,咸阳的异族面孔,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儿了。

    因此,弥沙迦等人很轻易的就进入了咸阳。

    他们在咸阳待了半个多月。

    见识过大秦的繁华之后,弥沙迦更加坚定要在这里传教的念头。

    但大秦的律法严明,没有朝廷的允许,他们根本无法传教,几次求见无门后,他们找到了此次来咸阳出使的巽伽。

    巽伽知道赵昆对大秦的作用,便推荐他们来南越找赵昆。

    但赵昆的确切位置,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即便当初巽伽来南越,也是阿米奴引荐的。

    巽伽不可能为了几个和尚,泄露巽伽的具体位置,只能给个方向,让他们自己找。

    还美其名曰的说,如果佛与这个国度有缘,会指引你们见到相见的人的。

    结果这个和尚当真了,马不停蹄的来到南越郡城。

    然而,南越郡城那么大,赵昆又可以隐秘,他们能找到才怪。

    但在这年代,能够被派往异国传教的,都是最狂热的教徒。

    他们别的没有,就是毅力强。

    跟后世那些肥头大耳的和尚比起来,这些佛教的最早信徒,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信徒。

    他们活着的时候,严守持戒,根本不贪图俗世的享受。

    孔雀王朝,没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的说法。

    佛门戒律之中,规定了入教须剃度,只能留不超过一指宽的短发。

    他们还要求僧人将脸.上的胡须、眉毛全部剃掉。

    只是因为,早期的佛教理论认为,打理这些东西太过麻烦,不能虔心向教。

    真正入教,并取得一定成就的僧人,那真的是做到了无时无刻不再感念佛祖。

    弥沙迦地位算高的吧?

    但从孔雀王朝远行万里,来到咸阳,再从咸阳到南越。

    这一路上,一直都是以乞讨为生,饥一顿饱一顿那是常有之事。

    对此,这些人却甘之如饴。

    因为,自从释迦摩尼坐化之后烧出舍利,僧人们便以死后自己的尸体能够烧出舍利,作为判断自己佛法是否精深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经过这四百年的探索,僧人们发现,吃斋念佛,生前受苦,能够烧出舍利的几率极高。

    别说肥头大耳了,就算是吃得稍微好一些,都不可能。

    这与佛教宣扬的理论简直不谋而合。

    这不是巧了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