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解决了内忧外患,商业也逐渐开放,很多广告也应运而生。
其实早在频阳的时候,广告的概念就已经开始流行了。
虽然广告的诞生与赵昆有关,但品牌这个概念,却未真正出现。
或者说,还比较笼统。
比如宫廷玉液酒, 所有人都知道它代表的是皇室御酒。
但没有特定的品牌。
若是让市场自行发展,品牌自然而然也会诞生。
可赵昆等不了,也不想等。
毕竟随着侯生和卢生出海,以后的对外贸易会渐渐打开。
这种时候再确立品牌,就有点晚了。
尽管在别国倾销商品能获取不少原材料,但真金白银, 还有什么比奢侈品更能坑钱的?
这个时代, 无论东西方,掌握社会财富的,始终是那些贵族权贵。
他们有惊人的消费力,却没有合适的消费对象。
说白了就是,有钱没处花。
奢侈品的出现,必然会激发他们的购物热情。
而奢侈品税的提出,便是为赵昆提出的品牌战略铺路。
东西再贵,那也是有成本的。
卖东西才能赚几个钱?
要卖,就卖品牌!
都是一样的玻璃制品,你没有品牌加成,只能老老实实的照价售卖。
但别人家的玻璃制品,专供王公贵族,而且还有自己的独特样式、颜色。
两样东西,不说去到别的国家,就说在大秦,勋贵们会选谁?
哪怕第二种比第一种价格高个数倍,恐怕也会引得那些钱多得没地方花的勋贵趋之若鹜。
这便是品牌溢价。
奢侈品的独特属性,天然形成一种奇怪的逻辑,那便是卖得最贵的, 往往是最吸引人的。
如何卖得最贵?
无非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凭借市场慢慢养成的品牌,赵昆懒得等,所以打算人为催生。
姜潮和阿米奴听赵昆说了半天,依旧不理解赵昆这些话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这并不奇怪。
阿米奴本就是平民出身,哪怕来往于西域和中原经商,也是在商言商。
他哪里有时间去体会有钱人的快乐?
不过,这并不妨碍阿米奴对赵昆的崇拜,他决定把赵昆的话好好记下来,回去琢磨。
而姜潮则懒得去多想,反正他脑子里只有吃和赵昆交代的任务。
吃饱了,他就去做任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