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为什么,自从赵昆出头以来的这些年,大秦似乎就没遇到过什么像样的灾害。
连之前那场大雪,对百姓都没有造成什么太大的冲击。
以往百姓家中没有余粮,遇到稍稍恶劣的天气,就有可能会饿死人。
然而,如今大秦的百姓们愁的是家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
甚至有人因为粮食卖不上价格,恨不得多来点天灾什么的。
然而,这些心思阴暗的人,注定是等不来自己期盼的事情了。
今年,从开春起,整个大秦便一切顺遂。
就连这农时气候,都风调雨顺得一塌湖涂。
大秦学宫中,元梨腋下夹着一本书,朝儒门学舍走去。
一路上,很多学子遇到他都笑着朝他行礼。
自从上次在处置本都王国的事情中,学宫发起论战,元梨提出的观点,与赵昆最终的决定不谋而合。
之后,元梨在大秦学宫便彻底出名了。
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还有些不服气,觉得元梨一个科学院学子,怎么可能精通政事。
之前他的观点,一定是蒙的。
随后儒门、法学院、名家、墨家等弟子,轮番论战元梨。
然而,在他们的攻势下,元梨非但没有“原形毕露”,反而将他们全部都驳斥得哑口无言。
大秦学宫是一个最推崇学识的地方。
只要能力足够,不论出身背景如何,在这里都能够受到尊重。
从那以后,元梨在大秦学宫彻底扬名。
一些好事者还专门列了一个榜单,例数大秦学宫出色的士子们。
元梨高居榜首。
这几个月,元梨的日子可以说是过得极其潇洒,脸上的笑容几乎没有停下过。
但是,此时他的脸上却带着焦急之色。
同窗与他行礼,他也是匆匆点头,疾步而走。
甚至,元梨还带着满脸怒容。
这让其他学子都惊诧不已。
元梨此人,生性豪爽,好交朋友。
因此,他在大秦学宫人缘极好。
但凡道左相逢,他都会主动和人行礼,很少能够见到他如此不知礼仪。
所有人都好奇不已,无事之人,都自发随行。
不一-会儿,元梨身后便跟了一大群人,浩浩荡荡来到儒门学舍。
此时,数十个儒门学子正在院中大声朗诵诗经。
这种晨读活动,也是儒门]的特色之一。
见一大群人走了进来,他们都停了下来,一脸好奇朝元梨等人望去。
元梨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