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覆秦从计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三十三章良性循环 (4/5)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r/>
    但赵昆性格即便是再好,面对这种挑战他权威的行为,恐怕都不会轻轻放下。

    叔孙通欲言又止,他有心想要说些什么,但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所有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看着赵昆的脸色,生怕他放下报纸便大发雷霆。

    但是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在看大秦时评的时候,赵昆脸上一直都带着笑容。

    待将报纸的所有版面都看过之后,赵昆放下报纸。

    随后,他伸出手,用指尖在报纸上敲打起来。

    “陛下....”

    叔孙通张了张嘴。

    “孔鲋与鲍白令两位先生,真是给朕出了个难题啊!”

    赵昆笑道,见其余几人面色复杂,他摆了摆手。

    “朕上次在学宫时,便对所有学子有言,朕决不搞因言获罪那一套。朕要的,就是敞开言路,让有识之士畅所欲言1老实说,大秦学宫能够做到这一步,朕很欣慰!”

    议员们面面相觑。

    叔孙通小声问道:“可如此一来,容易滋生后患。百姓淳朴,随波逐流乃是常事。若被有心人利用此漏洞,恐怕.....”

    “那便走着瞧吧!”

    赵昆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在其他人看来,显得有些高深莫测。

    赵昆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他非常清楚,一个国家想要进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引领。

    靠统治者引领,在他在位期间,这个国家的或许会迎来一波大发展。

    但人无常在,谁又真的能够享寿万年?

    一旦帝王离去,若后继无人,衰败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靠机制引领,看似行之有效。

    不过机制总有时效性,没有万年适用的制度。

    最好的方式,则是靠思潮引领。

    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民智,开言路。

    赵昆多年布局,如今已经在大秦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

    开民智的基础,赵昆已经为大秦夯实。

    但是开言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始皇帝余威尚在,虽然经过赵昆的改革,如今对大秦普通百姓来说,已经没有了妄谈国事的顾忌。

    但是对于真正的有识之士来说,他们还是不太放得开。

    之前焚书坑儒,实在是把他们给搞怕了。

    个人言论,尚且谨小慎微,更不用说如这次学宫这般,掀起如此声势的大论战。

    这种破旧立新的做法,就如同赵昆所言,他可以说是极为欣喜。

    赵昆对自己,一直有特别清醒的认知。

    他深知,自己在这个时代最为倚重的,不是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