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学子们的笑声。
有一些大胆的学子,纷纷出言。
“陛下,吾等为大秦,愿肝脑涂地,鞠躬尽瘁!”
赵昆笑着摆了摆手,接着说道。
“朕相信,此时的你们,肯定有一颗赤诚之心。大秦学宫,是全大秦最顶尖的学府。能够顺利进入学宫,你们日后的成就,一定不会差。
但是,你们要知道,将来,你们进入朝堂,会面临很多很多的选择,甚至是诱惑。
在很多事情上,你们都必须如履薄冰。一旦无法坚守本心,对你们自己,甚至对大秦来说,都是极大的危害!”
“朕从不妄言,当初若不是朕得知朕父皇大难不死,恐怕起兵覆秦的路上,会早早夭折,因为朕无法预料后事发展!”
赵昆这话一出口,不说是台下的学子,便是孔鲋等人,都吓出一身冷汗。
赵昆说的这种事情,谁都没有想过。
但是,他们确定。
当初若不是始皇帝在后面帮助赵昆,真的让赵昆反秦,恐怕后果难以预料。
因为赵昆造反的兵力,其实都是忠于始皇帝的。
看到自己一句话,将所有人都吓得不敢出声。
赵昆不由得笑了笑。
“这次孔鲋祭酒邀请朕来讲课,其实他们的意思,朕心里明白。当初大秦学宫创立之前,在起名问题上,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便是,大秦皇家学院。但是,这个名字,朕不喜欢,所以否决掉了!”
“还是那句话,大秦学宫,绝不是大秦皇室的私有之物。
一个帝皇门生的名头,在朕看来,根本没有什么意思。
难道,缺少这个名头,你们的才学就会被埋没么?”
孔鲋听到这句话,抿了抿嘴。
他看向赵昆的背影,眼神有些恍忽。
这个时候,孔鲋不由得想起自己初见赵昆的场景。
彼时,赵昆还未与始皇帝亲近。
他入博士宫,兼任傅丞之职,负责皇子们的教学工作。
那时候的赵昆,不学无术,贪玩好惰,被他十分看不起。
这才过去不到十年,谁能想到,赵昆就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
他的眼光,已经超出自己这个一生都在朝堂打滚的老臣太多太多。
“朕想象中的大秦盛世,当是幼有所恃,老有所依,百姓安居乐业,才学不被辜负;
目前来看,大秦已经初具此气象。你们,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啊!”
赵昆这一番十分亲民的演讲,让他与学子们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
大秦学宫的学子们,第一次知道。
原来自己的皇帝,如此的亲民。
而这一次近距离的接触,也是赵昆登基以来,第一次从帝王的神坛走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