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贲看着前面的奏报,叹了一口气。
倘若赵昆真能接手剩下的三十万驻军,那百越之地的叛乱,很快就能平复。
毫不客气的说,接手成功了,百越之地就没有什么事了。
王贲不得不感慨赵昆的胆魄。
这小子上了战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胆子大的可怕。
而赢政则有些沉默。
王贲说的不错,赵昆想要断绝赵佗的后路,彻底解决百越问题。
换句话说,这就是赵昆的野心。
赵昆在出发之前就知道,他去南越要做什么。
造反清除六国余孽的事,终究不那么光彩,但南越之地是老秦人心中的一道伤疤。
为了征服百越,老秦人在百越之地埋骨几十万。
可换来的不是百越臣服,而是妥协。
这种妥协是百越各族与秦人和谐共处。
然而,实际上的百越各族却贪得无厌,他们不种植粮食,全靠秦人救济。
你不给粮食,我就造反。
久而久之,秦人在百越之地的地位还不如那些蛮族。
赵昆想要的可不是这样的百越之地。
如果他中规中矩的接手南越驻军,实际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倘若只是这样,赵昆清楚自己永远做不到真正的统一。
论掌控力,赵昆还达不到赢政的地步,但这个帝国偏偏需要极强的掌控力。
无论是推行科举,亦或是普及教育,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可言。
所以他不仅要增强掌控力,还要让整个百越之地成为自己的陪衬。
做到连始皇帝都没做到的事情。
赢政能以一己之力削天下贵族之爵,收天下贵族之田地,自己在赢政的扶持之下,倘若还要妥协,那就太low了。
这次南越之行,他发挥得越出色,威势和话语权就越大。
历朝历代的马上皇帝,对帝国的掌控力度都是远超与文官妥协的皇帝的。
赢政也没有怪罪章邯和韩信为什么没有叮嘱阻止赵昆以身犯险。
现在问题是,赵昆已经出发了。
赢政只能寄希望于赵昆能够成功。
而且,虽然赵昆选择了以身犯险,却也让赢政对赵昆的满意程度更上一层楼。
赵昆虽然没说,但赵昆是有野心的。
赢政不怕赵昆有野心。
他怕的是赵昆没有野心。
大秦一直走的都是前无古人之路,自己的儿子有野心是一件好事。
当然,赢政也不得不做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