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能发现这个秘密还真是有些侥幸。
且不说若没有“回溯”的灵光乍现卢枫能不能发现厨房的异样,就是打开厨房地板下的机关都是纯靠运气。
他仔细观察过密道的入口,只有大约四十厘米见方,刚好能够容纳一个成年人进入,而封住入口的盖板十分讲究。
那块盖板竟然厚达三十厘米,最底层是木板,上面则是沙子、隔音用的泡沫和石膏,最上面铺上了与厨房地板一致的瓷砖,在与地面的接缝处还包了一圈防水的橡胶。
这样一来,不仅从外面完全看不出地下密室的入口,而且既轻且厚的盖板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踩在上面不会发出空心的闷响,也不会因为接缝渗水而暴露地下密室的存在。
除此之外,封住入口的盖板以一支纤细的金属操纵杆与燃气灶上的开关相连,原理与保险柜的门锁类似,只有将开关扭到正确的角度,盖板才会自动塌下,露出密道的入口。
若不是气恼的那一巴掌恰好打开了松动的连接杆,恐怕他就算在这里住上个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发现密室的存在。
卢枫一边暗道着侥幸,一边顺着密道里的梯子慢慢朝更深处爬去。
其实这样的密道并不算奇特,朴科长家是建在老城区里的,战争年代一些人为了躲避空袭常常会在自家住宅下挖些防空洞,朴科长家的这条密道就很像这一类的设施。
不过卢枫之前曾办过一些案子,但凡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发现密道的,无一不能从中发现触目惊心的犯罪事实。
朴科长家的密道究竟会通向哪里?
里面会藏着尸体?还是面容姣好的少女?
像是职业病一般,乱七件柜,柜子应该也有些年头了,还是老式的实木材质,现在早就没人用了。
除了这点家具之外,大量泛黄的案卷堆在地上,占了半间密室,墙上更是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写画画,标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四面墙就好像四张毛发浓密的皮子。
看上去这里似乎就是朴科长背地里破解案情的大本营,可不知为什么,卢枫从走进这间密室的一瞬间便生出一股莫名的割裂感,仿佛眼前的密室不是一间,而是截然不同的两间。
他皱着眉头仔细打量了密室一圈,当目光落在桌上的一台老式录音机上时,心中微微一动,终于明白那股奇怪的割裂感究竟从何而来。
桌上的那台老式录音机,无论造型还是破旧的程度,看上去都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可偏偏录音机旁又放着一台最新的笔记本电脑。
墙壁上贴着的各种纸条有些已经纸张泛黄,墨迹褪色,似乎年代久远,而有的却很新,显然仿佛是昨天才贴到墙上去的。
不仅如此,纸条上的笔记也不统一,那些新一些的纸条明显是朴科长所写,而老旧的纸条却应该出自另一个人之手。
正是这些随处可见的细节让卢枫产生了那股明明只有一间密室,却像是两间密室的割裂感。
也就是说,能够使用这间密室的并不只有朴科长一个人,还有一个人也曾在这里秘密调查着什么。
这个人深得朴科长的信任,而且年代已经很久……
“原来是他么?”
想到这里,卢枫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