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史家的不幸却是诗家的大幸! (3/3)
似乎也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
虽是如此,但嬴政心中却觉得越来越有意思了。
从天幕口中他已经得知,这李世民所接手的贞观一朝,在册人口也不过一千六百万人,至多也不会超过三千万人。
而此刻他手中的大秦,人口数量大概在两千两百万人左右,加上隐户那差不多也是将近三千万人。
没道理这李世民能治理的那么好,他们会差这么多。
首先观念一定要改变,从那贞观开元年间的情况来看,那繁华热闹的场景,肯定离不开商户的努力。
想要让大秦这淌水流动起来,首先就给这天下的百姓们松松绑才行。
要是能看到这大唐和宋朝的一些执政措施就好了。
为了追上这后世朝代的发展水平,嬴政丝毫不介意去抄一下后世的作业!
西汉。
刘彻嗤笑了一声看着群臣。
“这天宝年间的李隆基,真可谓是昏招迭出啊。”
“朕都有些怀疑了,那前半生做下的那好大功绩是不是单纯就是运气好,选中了几个好丞相,又或者说是因为大唐的底子太好了,才让他成就了那般盛世。”
“换做是朕,那安禄山自造反那日起,不消十日,他的脑袋就挂在了长安城的城门楼上面了。”
天幕下,唐朝后面的朝堂之上,看着唐玄宗三个字,表情均有一些怪异。
不少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痛恨的表情!
如果不是这唐玄宗,这盛唐又岂会直转而下,像是耗尽了李氏一族的气运,李唐一朝之后的国君也都不堪大用。
自安史之乱后,那盛唐再也不复以往的荣光。
这后人也只能通过那一个个诗人,从他们的字里行间之中去追寻,缅怀那盛唐的光景。
史家的不幸,却是诗家的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