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古代种田招婿斗宅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 人情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宋娘子先忙,我先走了,走了。”

    说罢,赵福田告辞,出门往家走。

    一路上因为有些兴奋,险些被路上的坑洼绊了脚。

    待回到家里头后,咧着扯到耳朵根的嘴角直笑,更是扯了嗓子道,“娘,娘,宋娘子还要麦秸秆辫子呢!”

    “要多少?”

    “这回要十卷呢,让明儿个一早就送过去!”赵福田高兴地笑出了鹅叫声。

    “这夏娘子每日都要买这麦秸秆辫子,一天就能让咱们赚上二三十文呢。”

    韩氏也是笑得眉眼都不见,“好事,好事!”

    “再好的事也该低声一些。”陈氏皱着眉头提醒,“老话说了,闷声赚钱财,话多必坏事,既然赚了银钱,就把嘴巴闭紧,别有事没事的提,在外头也千万别多说话。”

    “不然让别人知道了,成了红眼的兔子,上赶着把这生意给拱了,后悔都来不及,明白不?”

    这话,顿时让赵福田和韩氏的笑都僵在了脸上。

    娘说的对。

    这麦秸秆辫子,他们家能编,外头人也能编。

    麦秸秆满地都是,收上来堆得满院子都是,没有本钱可说,无外乎就是费些力气的事儿。

    而庄户人,有的是力气,最不怕费的,也是力气。

    只要旁人肯把卖价给得再低一些,那宋娘子自然也就没有非得买他们家东西的道理。

    闷声赚银钱,才是最重要的。

    在思索了片刻后,夫妻两个人用力地点了点头,“娘说的对,听娘的,对外不说,绝对不说。”

    “这就是了。”陈氏也点了点头,“明儿个去送货时,记得摘些菜园子里头的黄瓜,豆角啥的,一并拿了过去,不值个什么钱,但是个礼节,宋娘子多少也能记挂咱这个情。”

    做生意这种事,一是利益得失,二是人情。

    许多时候,后者甚至能盖过前者。

    所以,人情一定要做到位。

    “嗯,听娘的,我到时候去摘水灵鲜嫩的。”

    韩氏慌忙应声,赵福田也跟着附和。

    陈氏见状,笑了起来。

    自己这个儿子和儿媳妇,是老实憨厚不懂世故的,但胜在老实听话,也算是让人省心。

    慢慢教吧。

    这边,油锅里的鹌鹑馉饳已是陆续出了锅。

    控油,晾凉,端上桌。

    头一个照例是给了宋晴薇。

    “姑娘尝尝咸淡,也看一看跟姑娘在书上看到的鹌鹑馉饳滋味是否一样?”

    桂妈妈十分期盼地看向宋晴薇。

    宋晴薇也不用筷子,只直接用手拿了胖胖的馉饳往口中送。

    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