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78:从换亲女知青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不是熟人的熟人 (1/3)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普通工厂要做到这些职位,都得需要靠工龄、技术,以及一定的人脉关系。

    而国企要做到可就更难了。

    那是需要靠政府背景关系的,不然单凭技术好也无用。

    老师和学生都对陈宏业肃然起敬了。

    不过么,政治背景只能含沙射影,不好当面讲出来。

    “陈宏业,你放弃大好前途来学计算机,说要靠这个做生意,你真的不后悔么?”

    “不后悔。”

    这话么,老师不信。

    他笑笑,冲在场的同学说:“大学是一个学习的地方,也是一个自由的地方。为什么有很多大学毕业出去的人,依然在单位上不受重用呢?从建国以来第一批大学生开始,这种现象就一直存在,有没有人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有女生举手:“老师,在社会上打拼,其实就是混。本事再大,不如一张油嘴。但没有学历和技术,光靠一张嘴也吃不长久。”

    “对!话糙理不糙,确实是这样的。社会上靠的是人脉和背景,但你凭借关系的上级,不可能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换一个上级来,你不就原形毕露了么。所以,混社会,本事是前提,人脉是指明灯。你们在学校里要培养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书本知识,二是为人处世的格局。”

    下课后,陈宏业收拾东西要回宿舍了。

    身后,一个女生叫住他。

    “陈宏业!”

    这女生是班上的,总共才四个女的,陈宏业认的出。

    “叫我?”

    “你不就叫陈宏业么。”

    “哦,有事么?”

    “你不记得我了?”

    什么叫不记得,刚刚还一起上课的。

    女生迈着小碎步,笑嘻嘻的来到陈宏业跟前:“二别村的,对么?”

    “你怎么知道?”

    “咱们是一个村的,你怎么把我给忘了?”

    没可能吧,二别村除了那几个姑娘之外,还有陈宏业不认识的么。

    全村才多少户人家,陈宏业不可能不认识。

    他浅笑着摇头:“我没见过你。”

    “你表舅家,王玉荣。”

    哦!

    有印象了,王玉荣是从外村嫁到二别村去的,后来丈夫死了,又改嫁出去了,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王玉荣给二别村的丈夫生了个女儿,难道就是眼前这位么。

    “王玉荣是你妈?”

    “对啊,我叫赵雅晴。”

    “不对啊,你爸不是姓齐么?”

    “我后爸姓赵。”

    懂了,随后爹的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