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这些士兵胆敢背叛大明,呵呵,便要考虑亲族的后果。
然而,他们终究低估了圣教的实力,也高估了明军的抵抗意志。
尽管部分明军士兵因牵挂家人有所顾虑,但大多数人在见识到圣战士的强悍战力后,投降时毫无负担。
打?
打个屁啊!
就我们这装备,这实力,怎么和人家打。
再说了,朝廷就算是想要追究,也得有这个时间才行。
若是圣教拿下陕西!
呵呵,我们可就是新朝的功臣,家族的荣耀了!
叛徒?
呵忒,你这反动分子竟敢污蔑我们光荣的圣教战士!
绝大多数的士兵虽然没有读过几本书,但读书学到的只是知识,并不是智慧。
生存之道,是从生活中总结而来。
他们在思量后,果断投奔了圣教。
然后~~~
局势的发展便彻底超出了陕西巡抚张福臻的预料。
张大山自商南兵分五路,同时向陕南汉中、陕西中部的凤翔府以及陕西东部的潼关等地发起进攻。
为确保行军速度,除张大山亲自率领的一路外,其余四路均以七百骑兵开道,三百骑兵带领众多明军降卒——哦,是英勇的圣教勇士紧随其后。
就这样,圣教的战果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所到之处,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
身处长安的陕西巡抚张福臻,则很快焦头烂额。
自二月十四日起,一日之内竟收到五封急报!
商州、洛南、山阳等地陷落的消息接连传来。
到了二月十八日,各地传来的陷落急报已有数十封之多!
短短数日,陕西南部、东部,大半土地已落入圣教之手。
然而,这并非最令张福臻困惑之处。
真正让他摸不着头脑的,是圣教的兵力。
各地急报对圣教兵力的描述五花八门,有的地方称圣教拥兵数千,有的地方又说只有数百骑兵。
如此一来,他根本无法准确估算圣教的真实兵力,更别提制定应对之策了。
就在他犹豫迟疑之际,张大山率领的四千士兵已逼近长安。
尚未等张大山兵临城下,长安城内便已乱作一团。
陕南数十座城池陷落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有人传言圣教发兵十万,陕西必守不住。
有人说圣教召唤了天兵天将,故而能一日连下数城。
更有人称圣教教主乃天上神仙,能呼风唤雨、招雷引电,直接轰开了各地关隘。
总之,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大半荒诞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