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菜。”,问话的男人惊得目瞪口呆。
“志愿者,这是什么意思?”,亦有人问道。
“我之前也是陕北来的流民。”,志愿者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
“只是现在年纪大了,没被军队选中,就在军中干些杂活,比如给大家施粥、修建营地。”
“我们每月有一百斤粮食,这可是教主钦定的最低收入保障,凡是给圣教工作的人,所得都不能低于这个数!”
“不是,你吃喝都用圣教的,只是干些杂活而已,每个月还有粮饷,一百斤粮食!”
“嘶——一百斤粮食,都够一家五口勉强吃一个月了!”,人群中再次爆发出一阵惊叹。
“是啊,教主常说‘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有百姓富足,天下才能安定。”,志愿者神情肃穆,眼中满是崇敬。
“这……教主真乃神人也!”
流民们一边捧着粗陶碗,小口小口地喝着肉粥,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
他们听着志愿者说起杨奇伟的种种事迹,了解圣教的种种政策,无不惊叹连连,眼神中满是感激与敬佩。
伏虎门的众人混迹在流民中,捧着热气腾腾的肉粥,也忍不住感慨连连。
“早就听闻杨教主的善名,如今看来传言半点不假。”,王尚喜轻轻吹了吹碗里的热气,若有所思地说道。
“可不是吗,这猪油渣熬的肉粥,咱们在宗门的时候也不过如此。”,旁边的弟子附和道,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是啊,咱们以前在宗门,日常生活也就这样了,可圣教竟然对待流民都是如此。”
“哈哈,如此说来,咱们倒是和圣教的流民一个待遇了。”
“嗤,你这话说的,难道咱们现在不是流民吗?”
“哈哈哈,也对,也对。”
“咦,圣教如此慷慨,后勤该如何保障啊。”
“只是粮食倒也罢了,长途运输倒是还算方便,可肉食就不容易了呦。”
“说来也是,这肉并非提前腌制的腊肉,想要运到前线着实不容易。”
正在伏虎门的弟子们一边欢喜地喝着肉粥,一边小声议论的时候,一道雄厚有力的男声自他们右侧传来。
“诸位看起来不似普通流民,不知是从哪里来?”
来人正是肖青。
他是左营的总负责人。
此前伏虎门入营的时候,肖青就注意到了这些人。
都是练家子的修行者,其中还有几位实力相当不凡。
这样一群修行者进入大营,他自是要亲自过问才能放心。
肖青身着银甲,威风凛凛,在距离伏虎门众人两米外停了下来,目光中带着些许审视。
王尚喜站起身来,拱手拜道:“小老儿贵州人士,前来河南寻亲。”
肖青打量着王尚喜,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