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基本需求,又兼顾了各地风俗习惯的差异,这简直是天纵奇才的设想。”,一位身着长衫的书生,摇头晃脑地说道,脸上满是钦佩之色。
“哎,我以前还怀疑圣教建立人民国家的诚意,现在看来,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一位老者满脸懊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哈哈,怪不得兄台,怪不得兄台。”
众人纷纷附和。
“谁能想到,这天下竟能出现教主这样的英雄人物。”
“是啊,天下英雄,唯教主尔。”
“教主若非真心建设属于人民的国家,又岂会有如此完备的建设思路。”
“我看报纸上说,为建设属于人民国家的法律,圣教鼓励各地组建协会,农民、工匠、商人等等,都能组建自己的协会。”
“圣教将邀请各村乡老,以及各县城商人、工匠、农民协会的代表前往南阳商议立法事宜。”
“啊,圣教竟然让各地百姓自己组建协会!”,一个年轻人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额,你没看到吗?”。众人纷纷投去诧异的目光。
“咳咳,我只是听说了一些,没有看过报纸。”,年轻人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若如兄台所言,教主的诚意当真是无可挑剔。”
“可不是吗!嘿嘿,在以前的大明朝,不得妄议朝政,不得结社,一旦触犯,轻则掌嘴受刑,重则斩首流放,说到底,还不是害怕百姓联合起来对抗他们这些狗娘养的东西。”
“哈哈,兄弟骂得好,我敬兄弟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笑声在酒馆内回荡。
“同饮,同饮!若是圣教此事真的干成了,我王五也没什么好说的,今后生是圣教的人,死是圣教的鬼。”,王五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道。
“喝,今日不醉不归。”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非凡。
泌阳,杨家大院里,烛火摇曳。
杨泰拿着报纸,坐在油灯下,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报纸上的内容,脸上的肌肉微微颤抖,神情激动不已。
看到欢喜处,他忍不住连连拍打桌面,油灯也跟着晃动起来,投在墙上的影子也随之摇曳。
“好,好,太好了,不愧是教主,当真胸怀天下。”
就在杨泰激动之时,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房门被轻轻推开,一位三十来岁的成年男子走了进来。
此人正是杨泰的长子杨雄。
杨雄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房间,脸上挂着一抹微笑:“爹,又在看什么,这么高兴。”
杨泰闻言,赶忙站起身来。
他身材微微发福,迈着略显笨重却沉稳的步伐,迫不及待地拿着报纸走到杨雄身前。
那双手颤抖地将报纸递过去,激动地说道:“雄儿,快看看,快看看,教主要立法了。”
杨雄闻言,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