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管事,那管事看中了张家姐妹,就强行把她们掳了去。姐妹俩不堪受辱,后来投了河。”,中年汉子叹了口气,言语间满是愤怒。
“一个管事就这么嚣张,还有没有王法了?”,另一个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呵,若是寻常管事,可能还真不敢这么猖狂,但那人可是刘家三房老爷的小舅子。”,中年汉子冷笑着解释道。
“后来张全福去给两个闺女讨说法,还被刘家的奴才打断了一条腿。不久后,为了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能卖的东西全卖了。”,他的声音低沉,多了几分愤怒与悲凉。
“哎,真是目无王法,目无王法啊。”,周围的人纷纷摇头叹息,脸上满是愤慨。
“王大山,居然是他,难怪了。”,人群中又有人发出一声惊呼。
“王大山是谁?”,有人疑惑地问道。
“城西王木匠的儿子。”,有人立刻解答道。
“是他啊。”,众人纷纷露出恍然的神情。
“老王真是可惜了,哎。”,一位老者摇头叹道。
“谁说不是呐。”,周围的人纷纷附和。
“请问两位兄弟,这王大山,还有王木匠是遇到了什么事情?”,一位年轻后生好奇地问道。
“十年前,府衙翻修,王木匠是咱们唐县一等一的巧手,所以就被喊了过去。”,一位知情者开始娓娓道来。
“谁知道府衙修缮完毕后,当年的县令老爷失窃了一份金银珠宝,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他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神秘。
“反正县令大怒,下令严查所有参加翻修的工匠和木匠。后来有人说是王木匠偷了这份珠宝,还在王木匠家里搜到了证据。”,他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县令一怒之下,直接对王木匠用了大刑,不久后王木匠就死在了牢狱里。”
男子的话语让周围的人倒吸一口凉气。
“啊,这,难道王木匠是冤枉的?”,年轻后生满脸震惊地问道。
“呵,王木匠老实本分,咱唐县谁不知道。”,有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那怎么会在王木匠家里搜出来证据?”,年轻后生追问道。
“哎,还能是怎么回事,有人想要立功,故意捏造证据。”,知情者冷笑着解释道。
“你们怎么知道是有人捏造证据?”,年轻后生疑惑地问道。
“哼,县衙的账房有次喝醉了,说出了那件事的缘由。”,知情者神秘兮兮地说道。
“其实县令的珠宝根本没丢,只是因为县衙翻修,被他婆娘给收了起来。当时他婆娘和他说了这事,结果他忘了。”,他详细地讲述着事情的来龙去脉。
“后来他没找到珠宝,误以为是被人偷了。”,他补充道。
“这么说,王木匠真是冤枉啊。不过县令珠宝失窃,一时失了理智,倒也情有可原。”,年轻后生小声说道。
“哼,情有可原个屁。”,知情者提高了声音,满脸愤怒。
“那几天县令的婆娘回了娘家,等她回来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审讯王木匠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