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找人家帮忙救父亲。结果被人家关起来,大小姐直接懵了。
好在村里人顾忌,见她几日不出现寻人找她。
能救她的人,却提了要求。
想让她替自己女儿冲喜,姜秣想要获得自由,无奈只得答应这个要求。
只是出嫁当天,那人就一命呜呼。
婆家人认为大小姐不祥,转手又将她卖了一道。
大小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性子又骄纵,受了不少磋磨。终于在某一天,毒死了那家人。
思绪理到这里,姜秣眼中划过深思。
这恐怕就是谣传。
若真是她下手,这些人必不会用如今这幅模样对她。
不说不严加看管,也不能让她这么自由。
里头门道深着呢……
“赵婶,你对我好,我都知道,等宋三回家,我们两人上门感谢。”
赵婶愿意给姜秣讲这些,当然不满足一个小小的感谢。
宋三离家多年,有没有命活着回来都还是事。
若非他够疯,也不至于逼得他家里人给他娶个媳妇绑着吸血。
赵婶遂打着哈哈揭过这茬,“婶子就喜欢你,跟宋三有何干系?瞧着你跟我闺女似的,也是我没福气,没能生个女儿出来同我作伴。净是些混小子,否则也跟你现在一样,娇花一般。”
姜秣听出她话里话外隐藏的自豪,曾经那些宗室妇人最喜用这话来暗讽她。
后来,一个两个一起玩捉迷藏去了。
且不说她往后和宋三如何,此时她还是他的新妇,何故来得毫无干系?
说话间,二人已然到了宋家。
门口孩童,睁着明亮大眼,一转不转盯着自己,充满好奇。
赵婶从兜里抓出一把糖,露出心疼模样,递过去,“小慧,告诉你奶奶,你三婶来了!”
顺道也递了一个给姜秣。
“别跟婶子客气。”
初来乍到,姜秣自然不理解为何赵婶会为一颗糖果而感到优越。
她还未曾感受当下世界的美好。
院子不大,小孩报信的嗓音尖锐,洪亮。
姜秣在门口听得一清二楚。
宋二嫂热情奔出来,搀扶着姜秣,“弟妹赶巧来,还没吃饭对吧?”
“阿婆在屋里歇着,我引你进去!”
她说完,才佯装刚瞧见赵婶,可惜道,“婶子,您也陪着啊!家里就这几口人,没准备您的东西。您看?”
赵婶怎么不知宋二嫂这是赶人。
厚着脸皮继续道,“不妨事,我随秣丫头过来瞧瞧。你也知道,村里妇人都归我管……”
两人的眉眼官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