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教育的追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觉醒时刻 (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空腾云驾雾速度测算“。“现在请根据《红楼梦》里的食谱,“陈雨微笑着举起试管,“分析'莲叶羹'的营养成分。“林小夏的小组迅速列出食材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旁边配着美术课绘制的菜品插画。***坐在后排,手里握着陈雨还他的诗稿。当学生们用化学方程式解析“焚稿断痴情“的情感烈度时,他的钢笔在听课本上画出久违的诗句:“原来文字可以这样活着。“家长体验环节,林小夏的父亲戴上vr眼镜。当他看见女儿在虚拟的大观园里用数学知识设计园林布局,看见李浩然用《三体》理论讲解物理题,这位“提分专家“的眼眶渐渐湿润。

    秋分那天,教师创新保护期正式写入安汉中学章程。***主动申请开设“诗词中的科学“选修课,他的教案本里夹着陈雨送的《苏轼的物理世界》,页眉写着:“原来东坡居士早就懂浮力原理。“陈雨的“阅读+学科“模式在全校推广,最新数据显示:参与创新课∵程的学生,综合素养测评平均分提升22%,而数学均分在三个月后反弹至年级前列。张诚校长在教师例会上举起两份教案:左边是1985年***的诗社活动计划,右边是陈雨的跨学科教案。“教育的觉醒,从来不是否定过去,而是让每个时代的教育者都能在传承中创新,“张诚望向窗外,梧桐树下的“学科阅读角“已扩展成露天图书馆,“就像这棵百年梧桐,年年有新叶舒展,却始终记得根扎在哪里。“

    林小夏的校牌换成了彩色,背面写着“阅读领航员“。她发起的“百本名著跨学科解读“项目,吸引了全市15所学校参与,学生们用代码解析《哈姆雷特》的台词频率,用3d打印复原《山海经》中的神兽。

    当第一片梧桐叶飘落,陈雨在父亲的《红楼梦》教案扉页写下新的批注:“您看,安汉中学的语文课堂,终于有了大观园的月光。“远处的钟楼传来钟声,不再是单调的上下课提示,而是学生们根据诗词节奏编排的钟乐,《水调歌头》的旋律穿过校园,与百年前的诗社朗诵声遥相呼应。手机在此时震动,教育局发来“课程改革示范校“申报通知。陈雨望向窗外,看见***正带着学生在梧桐树下上“诗词中的气象学“,老人的中山装换成了休闲夹克,胸前别着“春潮诗社“的复古校徽。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永远改变了——那些被压抑的教育理想,正在创新的土壤里重新发芽,而她,有幸成为这场觉醒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