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为有权贵之人,享富贵荣华。
第四层是石桥:给在世功过参半的人经过,投身平民百姓,享小康之福。第五层是木桥:给在世过多于功的人经过,投身贫穷、病苦、孤寡的下等人。第六层是竹桥:给伤天害理、恶贯满盈的人经过,分作四种形式投身:
一为胎,如牛、狗、猪等;二为卵,如蛇、鸡等;三为虱,即鱼、蟹、虾等;四为化,如蚊、乌蝇、蚂蚁等。最后是血海,也是修罗道的所在地,由冥河和阿修罗族永世镇守。
至于轮回时间方面,以第六道经历的时间最长,其中投身为胎者,死后很快可以轮回为人;投身为卵者,需经历数次才能成人;投身为虱者,要经过多次轮回始能做人。不过,还是投身为化者最惨,因为本身要化身百万只蚊,再分成三魂七魄,待它们全部死光,经历多番轮回,才能正式转世做人。
忽然,就见霞光往六道轮回之处飞来。仙乐响起,环佩叮咚,玉盘珠敲,黄钟大吕,鲜花妙坠,地涌金莲。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一个曼妙身影在一轮明晃晃的光轮中缓缓而来。正是女娲娘娘,上古正神。先天神祗,自道祖之后第一位圣人。
女娲娘娘笑道:“见过道友!”
准提暗道,这女娲真是会算计,难怪女娲在封神之后一直潜修,气运却甚是悠长,当下也不敢怠慢,道:“道友客气了!”
“这六道轮回却少一人镇守轮回通道,也该贫道来获得功德。”
女娲娘娘身上清光暴起,只见一位少女身影从娘娘体内走出,朝女娲娘娘盈盈一拜。只是其看透太多轮回转生,哀气震天,爱痛不断,仇恨相加,片刻之后化为一白发苍苍、颤颤巍巍地老婆婆。
老婆婆出现之后,向天三拜,口中恳求道:“弟子有感天命,司职幽冥,还请上天赐下司职宝器,由弟子行此功德之事,弟子定不言劳苦,司职幽冥。”
跪拜方止,顿时天上再次降下一道功德金光,射入老奶奶的头顶,同时飞来一物,落在手中,一碗上装满汤,从此老奶奶便自称“孟婆”,拔其头发入汤,化作汤水,是为“孟婆汤”。
凡投胎的鬼,必须喝下这汤,忘记前世的恩恩怨怨,至此,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清命淡,不见前世,在来生,仇人可以成为朋友,夫妻不再反目,父子可以成为兄弟,姐妹可以成为夫妻,你不认识我,我不认识你,落得无伤无痛,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六道轮回鬼魂只有喝了孟婆汤,才能断除对前世的执着,开始后世的轮回。
从此,孟婆便在这奈何桥上给轮回的鬼魂喝碗孟婆汤让鬼魂从此斩断前世,踏上新的轮回。难怪无人敢在奈何桥撒野,却是女娲娘娘有大威慑力在此。
女娲娘娘做完这些后,天上又降下一道功德,娘娘吸收了以后,整个身影顿时便得更加飘渺了一些。准提这下却是明白了,为什么女娲娘娘不再人族当中立大教,与其他圣人一争高下,为何封神之后,历史上没见过女娲娘娘做什么大事情来,却是这六道轮回之中的孟婆,就能保她气运不衰了,还平白让其他圣人欠她女娲娘娘一份因果来呢。
女娲娘娘便不再多语,起身回女娲宫了。
一碗孟婆汤,断了多少人鬼未了情。准提亦心生感慨,朝孟婆一拜,道法施展,奈何桥旁升起一座土台,为“望乡台”,望乡台,是所有灵魂遥望家乡的所在。站在上面,可以望见世界中一切属于六道轮回中的位面。但每个灵魂只能看到自己家乡所在的位面,并只能看到自己的家乡。这是亡魂最后一次向阳世亲人告别的地方。
过往鬼魂在喝孟婆汤前,最后留恋家乡亲人的机会。生死亦有未了事,何人来慰已亡人!
“望乡台”建造甚奇,上宽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除了一条石级小路外,其余尽是刀山剑树,十分险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