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古拉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章 摩王偷虫草惹众怒 拉错访藏传大法师 (5/10)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古寺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整座寺庙布局严谨、错落有致,以大雄宝殿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汉族建筑珈蓝七堂式,后半部分是按照西藏桑耶寺形式修建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就供奉主体建筑大乘阁中。

    拉错走进大乘之阁,拜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菩萨通高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菩萨宝相庄严、神情凝重、纹饰细腻、比例匀称、全身贴金,在国内大型佛像中十分罕见。看着观音菩萨凝重的眼神和她一千只手里的一千只眼睛,拉错就想起了六世佛祖被弟悉和拉藏鲁白的两大势力所迫害,心里有种说不出滋味。六世佛祖身为佛祖的转世灵通,天天为万民祈福,本应受万民敬仰,却被一伙邪恶势力赶出红宫,这是何等的讽刺啊!那时的菩萨去哪里了?难道她一千只眼睛就看不见吗?还有顿珠姐妹俩被雪崩埋葬时,她的一千手又在做什么呢?

    寺里的大法师见拉错身穿藏式衣服就把拉错让进禅房里。拉错见大法师的禅房书架上堆满了书籍和名典,墙上是几幅山水画,窗前有几盆兰草,桌子和椅子都是纯实木的,就几样简单而古朴家具和花草,让整个禅房呈现出花香四溢、古朴典雅的气息。大法师问:“扎西德勒,施主,你是哪里人?”拉错见大法师身穿黄褐色僧衣,大概六十多岁,于是赶紧回礼:“扎西德勒,大师,我是雪域人。”大法师眼睛一亮:“哦,雪域!那是佛国的圣地,众僧的神坛,臧民的精神家园啊!”拉错见大法师如此崇拜雪域,高兴地问道:“大师,你去过雪域?”大法师一边让拉错坐下一边说:“我是青海人,一共去过四次雪域,第一次是去红宫学习,第二次是去参加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活动,第三次也是学习,第四次是参加红宫修缮完工庆典活动。”拉错听说大法师是青海人,问道:“大师,您是青海人,听说过六世佛祖在青海湖失踪的故事吧?”大法师沉思一会说:“我是八岁进的寺院,在寺里听说过关于六世佛祖的一些故事,但和民间说的不一样。记得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六世佛祖在秘密押往北京途中,夜宿青海湖畔,被当地驿站的一个官差认出来,这个官差是六世佛祖的信徒,他非常同情六世佛祖的不幸遭遇,夜里悄悄地把他老人家放走了’。至于佛祖的准确去向民间说法不一,学界含糊其辞,官方无法定论,最后成了一桩悬案。”

    拉错听了大法师讲的和自己在手抄本看的基本一致,他说:“大法师讲的和我在民间听到的几乎一致,都说他老人家在青海湖被信徒救出,从此,他老人家隐姓埋名游遍了整个藏区、尼泊尔和印度,最后回到贺兰山修行,圆寂在阿拉善。”大法师两眼散发着钦佩的目光,说道:“没想到,施主年纪轻轻,对六世佛祖了解的这么多,佩服、佩服。”拉错谦虚地说:“大法师过奖了,我是从他老人家留下的诗歌认识他、崇拜他,我从他的诗中读懂了,什么是佛?什么是魔?他的一首诗里这样说的,‘其实我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这句诗是在告诉我们,在佛陀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佛,只是我们还没有觉醒罢了。”大法师听拉错对佛的定义有这么高深的见解,双手合十道:“施主高见啊!正如施主所讲的,在佛国的世界里佛就是人,只是他们觉醒成佛,而我们没有觉醒。如释迦牟尼佛,他原在是个净饭王王子,在二十九岁时他幡然觉醒,游走于恒河流域,为世人讲经说法,劝众生心正行端、扬恩立善、最后在众信徒拥戴下创立了佛教。”

    拉错见大法师非常健谈说:“大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创立了佛教,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善恶有报、因果轮回’,可佛教的诞生地印度却是教派林立、信仰不一,导致出现了可恶的种姓制度,使一些低贱的种姓的人被高等种姓的人肆意践踏和蹂躏,那佛教的‘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去哪里了?相反,佛教在我国却发扬光大、熠熠生辉。还有我们国家也教派众多,如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和西方的一些教派,那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种姓制度呢?而且,还能让众多教派和谐兼容呢?”

    两人的谈话引来众多僧人和游客,大伙把屋里屋外围得水泄不通。当拉错向大法师提问:印度的社会阶级混乱、种姓制度恶臭,教派互相对立和攻击,而同样是教派众多的中国,却没有种姓制度和教派冲突呢?人们大气不喘地等待大法师的回答。大法师喝一口茶说:“老子和释迦牟尼几乎诞生在同一个时代,老子创立了道教,道教推崇‘自然无为’,后来孔子创立儒教,儒教的理念是‘仁义礼智信’,再后来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崇尚‘善恶有报、因果轮回’。那我国为什么没有教派冲突和种姓制度呢?这是因为在中华文明的骨子里,始终有国家一统这个概念。早在上古时代,黄帝打败蚩尤建立华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